8.细菌性疫病普遍存在,且耐药性增强
2009年上海奉贤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卫秀余研究员对317份送检的病料进行了细菌学分离鉴定,细菌分离阳性率达82%,分离出的细菌主要为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和附红细胞体等。这些细菌大多数都是继发感染,病菌除了来自外源性感染外,也有健康猪体内携带的常在菌,在猪群免疫力与抵抗力低下时,发生内源性感染所致。
细菌性疫病的普通存在及耐药性增强,主要原因是猪群中存在的病毒性疾病没有控制好、免疫抑制的严重存在、大量使用及滥用抗生素,加之饲养环境的恶劣,致使猪群中细菌性疫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增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二、2010年猪病流行的5个趋势
总的来讲,2010年暴发猪重大疫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多种疫病的疫源污染比较严重,疫病总体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1.猪瘟发病率可能有增加的态势
一是多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II型感染、支原体病等的普遍存在,再加上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无论使用哪种猪瘟疫苗接种,免疫失败出现的几率都会增多,免疫失败猪群极易遭受野外强毒的攻击,引发疫情,使用效果较好的霉菌毒素处理剂控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成为提高猪瘟免疫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是猪瘟疫源在短期内仍难以控制,隐性带毒猪和免疫空白猪的同时存在,均有可能出现散发性疫情。但由于目前已普遍进行免疫接种,所以猪瘟的流行一般较为缓和,2010年疫情将多局限在疫点上,不大可能引起大范围疫情的出现。
;对策:加大猪瘟抗体的检测,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结合当地实际性情,合理使用猪瘟疫苗。
2.多种疫病混合感染依然是2010年的猪病主体
临床上以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与细菌、病毒或细菌与霉菌毒素中毒、细菌与细菌等病混合(多重)感染的病例较为突出,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有效性差,而单一性猪病少之又少。
对策:加强综合防控措施和生物安全建设,可有效减缓疫病的发生率。
3.以高致病性蓝耳病为主的猪“高热病综合征”仍将会占据猪病的主角
笔者建议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做好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
对策:重点监测“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做好阶段性药物保健,并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猪“高热病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
4.细菌性疫病的发生将有增加趋势
随着病毒性疫病发病率的增多,并发或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发病率将居高不下,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策:加强猪场相关病毒性疾病、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免疫和检测,加强饲养管理和猪场生物安全建设,同时合理使用药物保健,避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5.猪繁殖障碍综合征依然会普遍存在
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感染、伪狂犬病、乙型脑炎、衣原体感染和繁殖障碍性猪瘟的发生,该病依然会普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要关注“猪衣原体”和“霉菌毒素”感染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0-01-31/14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