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浅谈


杜小平,郑俊梅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 Suis)个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猪链球菌有35种血清型,有些血清型可引起猪发病,也可导致人发病。猪链球菌2型是致病力最强的血清型,在病猪或健康猪样中常能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人感染2型猪链球菌通常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伴有耳聋、运动功能紊乱,严重的病例会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及死亡。猪链球菌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不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也会危害公共卫生的安全。

1病原学

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病原多为C群的兽疫链球菌和类马链球菌、E群的猪链球菌。它在固体培养基中常成双或成单排列,链状较短或少见,液体培养液中可形成长链。猪链球菌依据荚膜多糖抗原特性的不同,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和1/2),其中致病性最强的血清型为2型,其次为1型。猪链球菌2型又分为致病力不同的株,各株含有的毒力因子不同。

2致病机理

普遍认为致病链球菌一旦侵入机体,首先在入侵部位分裂繁殖,并分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进入淋巴管和淋巴结。继而冲破淋巴屏障,扩散到血液中,引起菌血症,同时产生毒素作用,以致发生全身败血症,最终导致各实质器官严重充血或出血,浆液腔出现浆液性纤维蛋白性炎症灶。当机体抵抗力强时,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活跃,在经过短暂时间的菌血症后,大部分细菌在血液中消失,小部分细菌局限在一定区域内,或定居在关节囊中发生变态反应,严重者引起化脓灶,最后因抵抗力下降,心力衰竭而死亡。

目前研究发现猪链球菌的最重要的毒力基因有:夹膜多糖(CPS)、毒力相关蛋白如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RP)和胞外蛋白因子(EF)粘附素、夹膜多糖(CPS)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的关键毒力因子。CPS缺失可增强疏水性,以及通过鼠或猪噬菌体增强噬菌作用。其他重要的毒力因子可能也是必须的,因为:①大多数无毒力的菌株也带夹膜;②夹膜多糖抗体只对部分感染有保护作用;③痊愈(和被免疫)的动物只产生低水平的夹膜多糖抗体。此外,猪链球菌产生的溶血素(猪溶素)是一种巯基激活毒素,可能与毒力有关。

3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本病的发病主要以散发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11月份多发,呈地方流行性。新疫区爆发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通常呈散发型。

4临床症状

4.1急性败血型

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而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 d内死亡。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4.2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4.3脑膜炎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 d,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多发眭关节炎。

4.4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l~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

4.5化脓性淋巴结型

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5猪链球菌病的诊断

5.1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有生化鉴定法、血清学鉴定、分子鉴定(包括多位点酶电泳法、脉冲场凝胶电泳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核酸片段多态性分析)和PCR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毒力 猪肉 病程 猪链球菌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