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农村养猪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与对策




  3.3疫苗接种剂量不足 

  3.3.1原因。免疫时只有足量的疫苗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但给猪预防接种时,有的防疫员怕针头折断,采用不符型号的针头,如用又粗又短的16号针头注苗;还有的防疫员自以为技术熟练,注射猪不保定,采用“飞针”;有的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疫苗剂量忽多忽少。这些易导致疫苗外溢,进入猪体内的剂量不足,从而使抗原量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3.3.2对策。防疫注射时,宜采用12号针头,不宜用粗短的16号针头;注射器定量控制要准确;注苗时要保定猪只,推针稍慢一点,禁打“飞针”。 
   
  4机体潜伏期感染 
   
  4.1原因有的猪感染某种疾病后,处于潜伏阶段,没有表现临床症状,若此时给这些假定健康猪注苗,会出现严重反应,造成免疫后短期内发病,继而死亡。猪接种疫苗后,一般短的需要5~7d,长的要10~15d才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而尚未产生免疫力之前的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就会导致相应的疫病发生,造成免疫无效或猪只死亡。 

  4.2对策在接种疫苗前,对猪群的健康进行检查,凡体温升高的都要立即隔离观察,不能注苗;对体温正常的,按规定注苗。对注苗后,未产生免疫力之前的猪群,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观察猪群动态,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5个体困素 
   
  5.1原因猪患某种疾病,营养不良,体质差,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不敏感,应答反应弱,均会影响机体的抗体合成,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5.2对策注射疫苗时,应详细观察,对有猪瘟以外其他疾病的猪,食欲不振,体质瘦弱、贫血的猪,均不要注射,待身体康复后再补注。对已知营养缺乏的猪或注苗后的猪,要补充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样才能提高和保证疫苗接种的应有效果。 
   
  6不重视综合性防治 
   
  6.1原因预防接种是控制猪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途径,但是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性防制措施。有的防疫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往往认为只要猪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对传染病猪不进行隔离、封锁,让其在场内外自由活动;有的在场内随意宰杀病死猪;有的把病死猪抛于场外,给猪、猫、老鼠撕咬,或丢入河里、池塘内,污染水源;有的猪场,所养的猪因传染病死后,周围环境和栏舍不经消毒处理,又购进新猪,造成新猪感染同样的疾病。
 
  6.2对策要防止免疫失败,除了按免疫程序注射相应的疫苗外,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科学饲养,确保猪健康生长,建立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检疫,猪场内外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杀灭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体侵入猪群;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果断地决定处理意见,将疫情扼杀在萌芽之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剂量 猪瘟 抗体
上一篇 : 养猪秘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