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冬季猪“冬季猪”的保健防控措施


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出现了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疫病流行(群众称之“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惨重,2007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了本次疫病的主凶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5月初向社会公布了发生在广东云浮市的高热病,随后全国26个省市相继出现了“高热病”。笔者认为,对“高热病”的错误认识和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本次疫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对高热病的错误认识主要是许多养殖户(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认为该病只发生在高温季节,2006年国庆节过后,许多养殖者认为高热病已过去,大家更多谈论的是“高热病”明年是否会卷土重来,而实际上高热病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冬季。2006年9月~10月,疫情继续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等省;2007年春节前进入了东北地区,南方各省也一直没有停止。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均发生了“高热病”,损失更为惨重。为什么冬季高热病发病更多,危害更大,其原因非常简单:高热病的主凶是病毒,病毒疾病在冬季更容易发生,而实验报道也证明蓝耳病毒在冬季比夏季更容易传播。
  2007年国庆节又过去了,依然有许多没有发病的猪场以为可以轻松了,其实,冬季的考验才开始。笔者认为,“高热病”的防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冬季高热病发病特点:自繁自养的猪场发生以蓝耳病为主凶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散养户和专业户发生以贩运子猪腹泻综合征并发猪瘟和蓝耳病感染。为帮助养殖户(场)和管理者做好冬季“高热病”防控,防止重蹈覆辙,特将其冬季发病特点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2006年~2007年冬春“高热病”迅速蔓延的病因
  笔者认为,2006年冬季“高热病”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错误,认为“高热病”已过去,管理松懈。二是冷应激,有利于病毒疾病的传播。三是为猪舍保暖,门窗关闭,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气浓度高,呼吸道损害,抗病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屏障打开,导致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特别是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场的保育舍,猪群密度高,饲喂高蛋白饲料,采用漏缝地板,多数粪便不能及时清除,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高。四是没有热应激的参与和高热季节的热性疾病的并发,临床特征出现了大的变化,技术人员判断失误。五是冬季患病子猪的贩运,使疫情扩散。
  自繁自养的猪场“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
  “高热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高烧,体温升高到41℃,甚至更高,皮红,精神沉郁,粪干,呼吸困难,后期部分猪鼻液有出血。怀孕母猪大批流产,死胎,早产,产弱子。怀孕母猪流产率达30%,严重的可达70%,甚至80%。哺乳母猪严重缺奶,甚至无奶汁。乳猪的发病死亡率随日龄的加大而下降,10日龄以内死亡率为80%~100%;10日龄以上一般为20%~50%。生长育肥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冬天与热天相比,其发病和流行病学特点更接近典型蓝耳病的特点,但对子猪和母猪危害更大,具体表现为:一是自繁自养的猪场多数在保育舍中首先暴发,以断奶保育子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较高,危害最大。如河北衡水某集约化猪场3个月死亡子猪近9000头。临床症状表现为:一是流感样症状,打喷嚏,咳嗽,流鼻液,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少部分耳发绀(蓝耳)。二是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早产,产弱子,死胎,但体温升高不明显,甚至部分母猪体温不升高。三是肥猪和公猪发病率下降,体温升高多数在40.5℃~41℃,死亡率明显下降,这是与高温季节的一个显著差别。
  蓝耳病还有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本次疫病的重要临床特征:猪出现结膜炎,眼睑和结膜水肿,个别出现球结膜水肿,目光阴森。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多数病例中在冬季也有此特征症状,特别是母猪和肥猪。
  贩运子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
  贩运子猪的“高热病”多是表现为贩运子猪腹泻综合征并发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因此死亡率更高,特别是冬季更容易发病和死亡。
  “贩运子猪腹泻综合征”是2003年文利新、袁慧等专家发现命名的新疾病,其发病特征是:子猪贩运到达后,第2天开始有少量腹泻,以后逐步增多,5天~10天达到高峰,持续15天~30天,并且体重越小发病越快也越严重;腹泻以水样为主,腹泻率30%~100%,平均59.6%;腹泻时间稍长,则脱水,表现出精神沉郁,皮毛粗乱,消瘦,耳尖、四肢末端发绀;部分有体温升高,体温一般为40℃~40.5℃,脱水严重或有继发感染的,往往出现死亡,死亡率达1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猪瘟 抗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