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防制体会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其病毒归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其特征为厌食、发热,耳发绀、流涕等,母猪在怀孕110天左右流产,可见早产、死产、产木乃伊胎,不死的猪崽十分衰弱,呼吸困难,在出生一周内半数死亡,成年猪也有某些类似症状,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37℃保存48小时,56℃45分钟失去感染力,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一、流行病学与致病机理
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育肥猪发病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不断向体外排毒,已证实抗体可增强病毒感染,亚中和滴度的IgG有助于发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猪崽,导致脐带出血性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坏死性脐带动脉炎,母猪则为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可造成免疫抑制。
本病在猪群中传播迅速,在2~3个月内一个猪群95%以上的猪均变为血清学阳性,也可垂直传播,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病毒可经接触气雾、精液传递,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均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7天,自然感染一般为14天。根据病程和发病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母猪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这种现象往往持续6周,而后出现重新发病的情况,但常造成母猪不育或产奶量下降,少数猪耳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出血斑,有的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症状。
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精液量少。
主要病变可见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炎区,在腹膜、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肌肉和肺脏发生水肿。组织学变化为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性血管套,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泡化,有的可见单个肝细胞变性、坏死。
三、诊断
根据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以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在临产猪崽中的病毒会很快失活,应尽可能迅速采样,分离病毒可采取肝脏,病毒培养较困难,可用中和试验进行诊断。
四、防制措施
目前多采用基因缺失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病猪从恢复期开始即可产生免疫力,对再次感染均有抵抗力,因此,在地方流行区域内给猪接种疫苗预防是比较有效的,一般认为弱毒苗效果较佳,在后备母猪配种前进行两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成年母猪接种效果较佳。灭活苗使用比较安全,可单独使用或与弱毒疫苗联合使用。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药物疗法,主要是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和对症疗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1.猪用免疫球蛋白IgG,按仔猪一次1支,母猪一次5支,每天肌肉注射,连用2~3天,每天2次。
2.黄芪多糖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5天。
3.莪术油注射液,仔猪静脉注射10~20毫升,大猪60~80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怀孕母猪禁用。
五、小结
1.该病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高,猪场应制定综合防制措施,对全场猪进行疫苗免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对猪场定期清圈、消毒,保持圈舍环境卫生。
2.在治疗期间应慎用退热制剂,如退热过快,可引起毛细血管痉挛,加速毒血症症状,引起气管衰竭,如采用肾上腺皮脂激素氟美松,氟美松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毒血病症状效果最佳。
猪用免疫球蛋白IgG在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所产生的抗体在动物体内不仅含量高,而且持续时间长,可发挥抗病毒、抗毒素的活性,研究表明猪用免疫球蛋白IgG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有强心、利尿和降低血压作用,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使冠状血管扩张,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病毒 免疫 变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