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预防肉猪群疾病的方法




  养猪密度与规模的大小亦影响疾病的传入,规模小的猪群较安全。当传染病暴发时,大型养猪场更严重,持续较久且不易控制。猪场愈大,疾病发生时损失亦愈大。对大养猪场来说,疾病控制将是首先考虑的因素。以安全起见建立不超过500头母猪的猪场为宜。

  3、猪只来源问题

  引进新猪只时,正确的做法是:调查猪源的健康状况,该场是否实施定期的免疫接种计划和防疫措施。新猪只的引入将导致新疾病的混合感染,非但威胁到新引进的猪,对原有猪只亦会构成相当大的威胁。自繁自养的农场一般病比较少。若猪场必须来自不同猪源,且这些猪只健康状况不明时,必须根据自身猪场猪病流行情况,选购无下述感染的猪: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钩端螺旋体病、猪疥癣、肠道寄生虫感染。如果猪场无伪狂犬病侵扰,就应该检查所有引进猪只,确保它们无此病潜在。特别是35至40公斤的猪容易染病并且携带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应该停止买进幼猪以减少带入危险疾病的可能。猪瘟暴发时,畜主可能以低价卖掉无症状的猪只来减少病症损失。

  4、参观问题

  尽量减少参观客人,且进场时须先淋浴更衣,参观者如与其他猪场的猪只接触过,必须3天后方可准其进入。管理区办公室应建在生产区外或尽量靠近围墙边,使载运物品工作不需进入猪场却可将猪运走或物品送入。许多参观访问的客人可能是传染病的媒介,来往于许多猪场之间的药厂或饲料厂推销员和兽医应禁止入场。对必须参观访问的客人应有基本防疫措施,如提供保护外套、胶鞋并经消毒药水及石英灯消毒,才让其进入。别的猪场的猪只、运输工具、生猪经营商及司机亦为最大之污染源。猪只出售,应由本场工人亲自操作。猪场装载场,位于围墙边缘,生猪经营商及其运载工人不需进入猪场即可将猪运走。使用后,猪舍装载场及工具均须冲洗消毒。

  5、育猪场的人员

  教育猪场工人懂得疾病控制之原则并注意不接近其他猪场,避免肉食带入猪场内。猪肉食物可能含有猪瘟病毒而牛肉也可能藏有口蹄疫病毒。工人进入猪场时须按规定进行。

  6、引进猪只隔离检疫

  公猪或母猪的更新,应有隔离舍,使新进的猪只隔离检疫3—6周后再合群。农场没有隔离开的孤立猪舍时,可将引进猪饲养于肉猪栏隔壁。隔离期间必须经常观查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和采血测验抗体。公猪也会传染疾病给母猪群,新公猪应严密隔离和抽血检测,人工授精可以防止公猪接触母猪群。然而,有的疾病感染公猪之精液,亦会传播性病给母猪群。猪场各类猪群应有一个合理的疫病免疫程序,定期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常规免疫计划的猪场经常暴露于猪瘟的侵害尤其是密集养猪区。

  7、合理的猪场设计

  不同猪龄阶段的猪群,最好分隔一段距离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散播。惟一无法分开的是哺乳猪舍,因为母猪和仔猪混在一起,因此,死亡率最高的猪舍便是哺乳猪舍。另一个被忽略的是不同年龄母猪饲养于母猪栏或哺乳猪舍甚至于合并到公猪群栏,可能导致年轻的易感猪群染上了年长猪散播的疾病。

  一般猪场配置应把种猪舍设于距出入口最远处,接着依次是母猪栏、分娩舍、离乳仔猪和肥育猪舍,再到装载台。猪舍可事先计划,分段建造。

  8、良好的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不佳会导致许多猪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过分拥挤,寄生虫感染,疫苗注射,气温变化,怀孕,离乳和猪栏肮脏都是造成应激的因素。应激会造成猪只的免疫力下降而易受病菌感染。冷应激造成初生仔猪下痢和易染大肠杆菌症。冲湿后的分娩栏不但易使仔猪受凉同时也是细菌如大肠杆菌滋生的温床。湿热的环境促使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在母猪产后应保持分娩舍干燥一周,粪便应该用铲取出。事实上有许多场因管理不良造成的仔猪下痢不易控制。白天分娩舍会使母猪产生热应激,晚上却对仔猪产生冷应激。畜舍及管理影响猪只对病原之抵抗力。大猪场内,3—5周龄之离乳仔猪,发生的下痢、肺炎、生长发育不良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因过分拥挤,饲槽不足,水供应不够,饲料品质差,温度及通风不良所造成。单纯采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猪场管理良好比用药物控制疾病重要得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病原 病毒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