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的特别处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犊牛是指3~6月龄之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由于其消化特点和成牛有显著不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突出“三早”,把好“三关”,防好“两病”。
  一、突出“三早”
  (一)早吃初乳母牛分娩后一周内所产的乳叫初乳。初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养分、各种抗体和溶菌酶,对小牛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小牛出生后,要在30分钟内让其吃到初乳,以确保小牛的健康生长。
  (二)早期断奶自然哺乳一般让犊牛吃六个月的初乳,人工哺乳也要吃三个月的母乳。早期断奶一般指1~2月龄断奶。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犊牛的哺乳量,节约大量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二是犊牛的哺乳期缩短,可以节约一部分劳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三是可以提早补料,促进犊牛瘤胃的早期发育,从而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减少死亡损失。
  (三)及早开食就是让犊牛尽量早一点吃上草料。犊牛一般在10日龄时出现反刍,15日龄就可以采食一点柔软的干草,30日龄时其胃肠机能已基本发育健全。生产中为促进犊牛的胃肠发育和机能健全,一般于10日龄前,就开始喂给易消化的麦麸、玉米粉、
  豆粉等,15日龄让其自由采食晒制的青绿干草。待犊牛每天可以吃进1千克干食料时,就可以断奶了。
  在认真做好“三早”的基础上,为节省鲜奶,提高效益,还应采用人工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常用的人工乳配方为:脱脂奶粉69%,动物脂肪24%,乳糖5.3%,二价磷酸三钙1.2%。此外,每千克人工乳粉加35毫克四环素和适量的维生素A、D、E等。按1千克乳粉加净水7.5千克稀释即可。具体喂法:犊牛出生后前3天喂初乳;第4天用2千克母乳加0.5千克人工乳;第5天加1千克人工乳;第6天加1.5千克人工乳;第7天1千克母乳加3千克人工乳;第8天即可完全喂人工乳;到12日龄时人工乳的喂量可增至12千克,每天喂给两次。
  二、把好“三关”
  (一)喂奶关。牛犊出生后1~2小时,要使其吃到初乳,并每天保持喂奶4~6次。如果母牛无乳,可配制人工初乳喂出生牛犊。配方是:长乳750毫升,食盐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加入鸡蛋2~3个,经过充分震荡后加热至38℃喂给。
  (二)饲养关。役用和肉用牛犊大多采用自然喂奶法。奶牛犊则最好采用人工喂奶法,方法是: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乳牛犊不吸奶汁,可将手指浸入奶汁中,然后塞入牛犊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2~3次,牛犊便可自行吸奶。每次喂奶后30分钟,要饮35~38℃的温水,待20天后始饮生水。舍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卫生,牛舍要勤换垫草。牛犊出生后5~6天,开始刷试牛体,并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
  (三)断奶关。牛犊哺乳期一般为5~6个月,也可缩短至3个月。刚断奶的牛犊,要喂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注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1周岁以内的牛犊,喂料应以优质的干、青草为主,并每天补饲配合饲料1~2公斤,食盐、磷酸氢钙各20~30克。牛犊满周岁后,要更换饲料。其饲料标准是:精料1~1.5公斤,青贮饲料或块根料8~12公斤,干草6~8公斤,并要补饲适量的矿物质。
  三、防好“两病”
  生产中,对犊牛危害最大的两种病是脐带炎和白痢病,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两种病的防治工作。
  (一)脐带炎
  脐带炎是犊牛出生后,由于脐带断端遭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为犊牛常多发疾病。正常情况下,犊牛脐带在产后7~14天干枯、坏死、脱落,脐孔由结缔组织行成瘢痕和上皮而封闭。由于牛的脐血管与脐孔周围组织联系不紧密,当脐带断后,血管极易回缩而被羊膜包住,然而脐带断端常因消毒不好而导致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使脐带发炎、化脓与坏疽。
  1.病因。(1)助产时脐带不消毒或消毒不严,或因犊牛互相吸吮,致使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2)饲养管理不当,外界环境不良,如运动场潮湿、泥泞,褥草更换不及时,卫生条件较差,导致脐带受感染。
  2.症状。脐带炎症初期常不被注意,仅见犊牛消化不良、下痢,随病程的延长,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41℃,常不愿行走。脐带与组织肿胀,触诊质地坚硬,患畜有疼痛反应。脐带断端湿润,用手压可挤出污秽脓汁,具有恶臭味,也有的则因断端封闭而挤不出脓汁,但见脐孔周围形成脓肿。患犊常消化不良,拉稀或膨胀,弓腰,瘦弱,发育受阻。如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牛 细菌 干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