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病害猪肉缘何屡禁不止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10月11日,合肥市四个部门联合,在合肥市中菜市西大棚查获2500公斤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猪肉,这也是该市今年查获的最大一起贩卖病死及死因不明猪肉案。而另一项统计更触目惊心,今年以来,仅畜牧部门就在中菜市西大棚查获病害猪肉500吨,查获病害猪肉的新闻甚至连日见诸媒体。据知情人士透露,合肥龚大塘已经成为全市病害猪肉的生产和屠宰的最大源头,中菜市西大棚是病害猪肉最大批发集散地。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病害肉为何屡禁不绝?谁该对可能食用病害肉健康受到威胁的消费者负责?记者调查发现,有关职能部门对私屠滥宰打击不力是造成病害猪肉泛滥的根本原因。病害猪来自周边市、县

一位被执法部门查获销售病害猪肉的经营户向记者介绍,流入合肥市场的病死猪全部都是外地输入,基本上来自淮南、六安、寿县和定远等地。有的将已经屠宰好的病害肉用面包车运输,与执法部门捉迷藏,在何处下货,销售到哪里,执法部门往往难以把握,隐蔽性极强。除非人赃俱获,否则决不承认销售病害肉。

这个经营户说,病害猪另一个更多的去处是直接送到合肥龚大塘私宰点,进行屠宰加工,然后送到中菜市西大棚销售。他的说法在执法部门检查中得到印证,9月30日,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商务局联手在龚大塘打掉一私宰窝点,现场查获1000公斤死猪肉。而有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龚大塘,至少还有十来家私宰点进行屠宰母猪肉和病害猪肉。中菜市西大棚成为“毒瘤”

人们习惯上说中菜市是合肥的大菜篮子,但中菜市西大棚事实上是病害猪肉最大批发集散地,名符其实的“毒瘤”。今年以来,畜牧部门就在这个市场查获500吨病害肉,而工商部门查获的数量同样不在少数。据执法部门介绍,合肥市场出现的病害猪肉90%以上都是从中菜市西大棚批发出去的。

但让执法部门头疼的是,中菜市西大棚无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个市场交通四通八达,没有统一的进口、出口,房屋产权混乱不清,一间门面经常被数人转租,而市场举办者也没有切实履行查证验物的义务。执法部门查获病害肉,往往找不到货主,无法处罚。集体伙食单位是最大消费者

合肥市场上的病害肉都是哪些人在购买、消费呢?一个经营户一语道破天机:大部分是集体食堂,另外就是饭店、小吃摊、火锅店、烧烤摊和小肉制品厂家。据一位执法人员介绍,由于合肥对集体食堂监管存在漏洞,其采购人员利欲熏心,专门采购价格低廉的病害猪肉或者老母猪肉,以次充好,虚报价格,谋取暴利。

而饭店、小吃摊、火锅店、烧烤摊和小肉制品厂家等经营者购买病害肉后,用于腌香肠、制腊肉、做卤菜、包蛋饺等等。最为恶劣的是一些火锅店和烧烤摊将病害肉和母猪肉处理后,冒充牛羊肉销售,坑害消费者。销售利润空间极为惊人

当记者采访时,一个经营户因为销售病害肉正被有关部门调查。据他交待,“卖肉”这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只有卖病害猪肉才能赚大钱!就在合肥中菜市西大棚,有几个先做此勾当的经营大户,早已经成为百万富翁。

这些销售病害肉的经营大户,专门雇佣人员到外地收购病死猪或者老母猪,收购价格非常低廉,不分大小,全部估堆论价,一头死猪价格仅为5元到十几元,最高不超过20元。而经过处理后,却以稍低于或者相当健康肉品的价格出售,利润空间达到惊人的地步。因此,经营户都流传这样的话:即使贩卖病死猪10次被执法部门查获6次,也有大把钞票可赚。执法工作面临法律尴尬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畜牧部门都表达了一个同样的观点,在查处病害肉中间,遇到了法律上的尴尬,就是处罚不严,让不法经营者感受不到畏惧。

据执法人员介绍,目前,法律法规对销售病害肉处罚很轻,一般都是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对病害肉做无害化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法经营者见到查处往往逃之夭夭,连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要执法部门自掏腰包。虽然刑法规定造成严重事故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执法单位在查处时却无法判定,证据也极难掌握,行政执法单位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利,所以不法经营者基本上都不会受到严厉处罚。打击不力是泛滥根本原因

这么多的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除黑心商贩见利忘义外,合肥市一位行政执法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相关职能部门对私屠滥宰打击不力,也是造成病害肉泛滥的根本原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处理 畜牧 变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