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链球菌病的流行新特点和防治对策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链球菌病是集约化养猪场的重要疫病之一,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猪的传染病的总称。该病分布非常广泛,养猪业发达国家如美、英、荷兰及爱尔兰等国常有本病发生。我国于1958年就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流行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危害。近年来,该病在一些地区及规模化猪场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流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1 流行新特点 ?

1.1 类型复杂化 猪链球菌至少有34个血清型。有些血清型主要是从健康猪体内分离得到的,不具致病性;有的主要造成肺部损伤;有的可感染猪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在猪常发生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浆膜炎、肺炎,以及突然死亡,慢性病例有化脓性淋巴结炎或关节炎、心内膜炎、局部脓肿、乳房炎、子宫炎、咽喉炎及皮炎等。还有一种14型猪链球菌近来成为英国养猪业的一种新的病原,可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当中引起急性关节炎的暴发。在鼻炎和流产的病例中也曾分离出链球菌,说明它还和这两种病症有关。链球菌感染发病模式与严重程度因不同地区而异。它们的致病性和所致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且同一血清型的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有不同表现。这种情况造成了猪链球菌病诊断和防制的复杂性,危害程度大为增加。?

1.2 人畜共患型链球菌病的出现 有的血清型主要是2型,不仅可导致猪脑膜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50%,还会造成人的脑膜炎。?

1.3 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和继发性感染严重 链球菌病易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尤其是病毒病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及猪支原体性肺炎等,发病后极易继发猪的链球菌病。一旦猪群发病则症状复杂,病情严重,临床诊断较难判断,控制效果严重下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与本病有密切关系,有PRRS感染存在的情况下,一些低致病性的菌株会被激活并导致发病。当某种致病性链球菌首次进入猪场的时候,如果有PRRS存在,那么脑膜炎的发病率会更高。尽管PRRS本身并不影响脑部,但试验显示,PRRS与2型?猪链球菌并发感染时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型猪链球菌单独感染的情况。?

1.4 规模化猪场链球菌病存在的顽固性 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健康猪只的扁桃体可携带这种病原长达数月之久,包括一些母猪。猪链球菌一旦进入猪场就很难除掉,此后会成为猪场微生物区系的稳定组成部分。有人研究证明在平床或保育舍中几乎100%的仔猪3周后都会携带病原。二是流行形式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本病传入后,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地出现传播缓慢。在规模化猪场中小猪易出现急性感染,较易治愈,而有的猪出现的慢性感染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等,往往经久不愈,在猪群中占有一定比例。三是治疗的难度加大,在兽医防治中,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应用很普遍,但在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多不考虑穿梭用药,而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另外,在饲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对抗药菌株也起到压力筛选的作用,使细菌出现的耐药性越强、越多,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因耐药菌的存在而使常规抗生素使用常规剂量很难发挥治疗作用,并且慢性病例可以长期存在于规模化猪场,不易完全治愈,造成规模化猪场慢性猪链球菌病连绵不断的发生。1.5 年龄特点 一般的讲,该病大小猪均可感染,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较少,以断奶后2~3周到大约16周龄之间的生长猪多发。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主要发生于60~140日龄的仔猪和架子猪,成年猪和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关节炎型的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猪,此类型猪为慢性经过。母猪可通过初乳将抗体传给哺乳仔猪,因此哺乳仔猪一般不会感染此病,除非病原是首次引入猪群。?

1.6 季节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发病较多,7~10月份易出现大面积流行。?

1.7 常见的环境应激因素 常因气候炎热引起大面积流行,下列因素会增加发病率:平床饲养密度过大;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使得感染不断;并发PRRS感染;断奶后混群,每头猪所占平均空间太小;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灰尘太大;圈舍潮湿;漏缝地板下滞留粪浆太多;称猪体重造成应激;刺、打耳号、断奶等造成应激;更换日粮;日粮维生素E含量低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链球菌病 青霉素 猪链球菌病 细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