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本病是临床上养殖户所说的“冬季拉稀病”的主要病种之一,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2周龄内仔猪死亡率高。

  1临床症状

  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后死亡,死亡率可达100%;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相对较低。断乳猪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死亡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后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2病理变化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可见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胃肠充满凝乳块,胃粘膜充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弹性下降,管壁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淋巴管没有乳糜。心、肺、肾未见明显的肉眼病变。

  3诊断

  在冬春季节,猪只发生水样腹泻、呕吐,尤其是2周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也引起类似的猪腹泻临诊症状。所以必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的诊断,才能确诊。

  4预防与治疗

  4.1预防 在母猪产前20~30天于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苗2毫升,对1~2日龄仔猪于后海穴注射0.5毫升。定期使用神五消毒液与远征金碘交替进行环境消毒。

  4.2治疗 用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并往意对症治疗。

  方法一:利倍灵配合瘟毒克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口服普美仙防止肠道的继发感染。

  方法二:安痢配合瘟毒克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口服庆大霉素进行治疗。

  对于本病,对症治疗十分重要,预防脱水及酸中毒.可以静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也可口服补液盐;并可采用药用炭、鞣酸蛋白或次硝酸铋进行收敛止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脱水 病毒 病原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