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母猪的饲养



  (1)PRRS主要表现在流产、早产、死产、胎儿木乃伊化、弱仔多、妊娠期延长,仔猪死亡率较高,一般流产后精神状态好转,有食欲但泌乳力较差。发病率高达90%,康复母猪发情延迟,受胎率低仅50%左右。保育猪及育肥猪有“蓝耳”症状。
  (2)PR主要感染妊娠中后期母猪,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在流产、死胎、弱仔多、胎儿发育不全、无毛无脑畸形胎儿,初生仔猪(一周龄以内)有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100%。
  (3)PPV主要感染妊娠前、中期母猪,初产母猪表现明显,经产母猪少发。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母猪和仔猪,没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
  (4)JE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蚊蝇多的季节,一般在6月底7月初发病,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引起流产多为死胎、畸形胎儿以及各种形态的木乃伊,胎儿多有水肿症状,公猪表现为睾丸肿大。
  繁殖障碍性疾病一般都有其特征性表现,只要认真观察,仔细研究,从中不难找出其规律性。
  2.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长期缺乏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E及一些矿物质)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母猪严重虚弱贫血,最后导致流产。
  3.栏位拥挤,猪舍地面光滑造成摔倒,合群并圈或追赶引起的外伤性流产。
  4.夏季由于饲料保管不善,导致饲料受潮发霉变质或饲料原料发霉变质,有时母猪饲槽有死角,饲料长期积聚发霉变质,母猪采食后引起流产。
  5.突然受到惊吓,投服大量的泻剂、驱虫药、利尿剂及注射疫苗等引起的应激性流产。
  6.生殖器官炎症(局限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先天性子宫内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胎儿发育的内环境受阻引起流产。
  7.胎儿发育不良,早期死亡引起流产,也有因为胎膜水肿、胎盘发育不良或畸形而导致流产。
  防治措施1.繁殖障碍性疾病引起的流产,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流产的发生。
  经过抗体水平的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时加强消毒工作。
  2.条件性引起的流产,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防止流产的发生。给予母猪优质的全价饲料,合理的饲喂量,提供一个干燥、舒适、温暖、清洁、卫生、安静的环境,饮水必须充足。母猪怀孕后尽量避免大范围的调圈和并圈,禁止剧烈运动和突然惊吓,使用药物时浓度和剂量必须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于一些疾病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尽快让母猪体况恢复到正常状态。
  3.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定期灭鼠、灭蚊蝇,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引种时必须来自非疫区,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防患于未然。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育成结束至初配种前是后备母猪的培育阶段。优良品种的繁殖母猪,需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为使繁殖母猪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稳定性,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点应选择本身和同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在后备猪限饲前(如2月龄、4月龄)选择时,既利用本身成绩,也利用同胞成绩;限饲后主要利用肥育测定的同胞的成绩。
  体质外形好后备母猪体质健壮,无遗传疾患,更应审查确定其祖先或同胞亦无遗传疾患。体形外貌具有相应种性的典型特征,如毛色、头形、耳形、体形等,特别应强调的是应有足够的乳头数,且乳头排列整齐对称,无瞎乳头和副乳头。
  繁殖性能高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如阴户发育较好,配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征候明显。
  后备母猪的选择时期,后备母猪的选择大多是分阶段进行的
  2月龄选择2月龄选择是窝选,就是在双亲性能优良、窝内仔猪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而均匀、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的一窝仔猪中选择。2月龄选择时由于猪的体重小,容易发生选择错误,所以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倍。
  4月龄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形外貌有缺陷的个体。这一阶段淘汰的比例较小。
  6月龄选择根据6月龄时后备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体形外貌、性成熟表现、外生殖器官的好坏,以及同胞的生长和发育,胴体性状的测定成绩进行选择。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形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淘汰量较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种公猪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