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野仔猪黄痢病的综合防治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黄痢病是特种野猪仔猪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初生1—7天左右的仔猪拉黄灰色粪便,出生20天后基本不见拉黄痢。该病发病急,死亡率达30%,如不抓紧治疗,则大大降低仔猪成活率。引起仔猪拉黄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场内环境卫生、母猪乳汁过浓过稀、饲料单纯、气候变化、温湿度以及在母体中就已被感染等。但是,当母猪舔食仔猪黄灰色粪便后,母猪却不被感染。得病仔猪开始拉黄痢后,有的仔猪开始依然吸乳,而有的则不再吸乳,离群,叫唤不停,皮肤变黄色或浅黄色(失水表现),但都呈口渴状而不停地饮水。
一、仔猪黄痢病的预防
1.抓好卫生和接种关。平时母猪圈内要定期严格消毒,在母猪临产前2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红黄痢二联疫苗,并在临产前10天内分两次对母猪肌注长效抗菌素。
2.临产前坚持投药。当母猪临产前7—10天内即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或四环素等药物预防。
3.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拉痢后则易脱水中毒,仔猪出生后,口服生物制剂“赐美健”按1克/10毫升/10头猪,使拉黄痢推迟到出生后15天左右,这阶段仔猪已有了基本的抵抗力。
4.注射铁剂。仔猪出生后,对仔猪颈部(七号针头,进针:二分之一)肌注牺血素等铁剂5毫升,对增强仔猪抵抗力和预防仔猪黄痢病有作用。
二、仔猪黄痢病的治疗
猪喂奶前,应将母猪体躯两侧和奶头用高锰酸钾水清洗一遍,并对拉黄痢的仔猪颈部一侧用Vc、VB2、V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5毫升,对仔猪颈部的另一侧用中药制剂“三九克痢”或“372”或“克泻王”肌注3—3.5毫升,也可用上述药物的一种掺痢菌净2—2.5毫升肌注效果较好。对于仔猪拉水泻样的严重黄痢病,可用“重泻康”与氧氟沙星或蒽诺沙星混合肌注5毫升,并立即给静脉补液或喂服葡萄糖(添加少量食盐)液剂。对脱水严重的仔猪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痢菌净3毫升、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连续2天,每天2次。治疗仔猪黄痢病的原则是:一要早预防早发现,二是早投药治疗早补液。这样,就会了得很好的医疗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脱水 痢菌净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