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断奶后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仔猪断奶常给仔猪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断奶后发生腹泻的现象十分常见,给养猪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采取以下防治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及广大专业户参考。

1 预防

1.1 减少断奶应激:引起仔猪腹泻的应激因素主要有心理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性应激。减少断奶应激的措施是:(1)提早补料。一般于7日龄开始补料,可使仔猪断奶前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从而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2)逐渐断奶。断奶应逐渐过渡,即在断奶前1~5 d逐日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以减少心理应激影响。(3)断奶前采取移母留仔的办法。断奶前夜问将母猪移舍,并在断奶后将仔猪留原圈栏饲喂3~5 d,待适应后再进行并栏,以减少环境应激影响。

1.2补铁:仔猪营养性贫血与腹泻互为影响,一般情况下,仔猪一旦出现拉稀,或拉稀时间较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严重的出现贫血。由于脱水、贫血,肌肉中的血管对药物的吸收程度降低或根本不吸收,即使使用再好的抗菌素效果也不会太显著,这样就形成了越是拉稀就越是贫血,越是贫血就越是拉稀的恶性循环。因此,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提前给初生仔猪补充外源性铁元素可有效防止仔猪因贫血而导致的腹泻发生。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 d内就应补铁,每头注射铁剂180 mg。在补铁同时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1 ml,既可解除动物对铁的敏感,又可发挥硒在机体中的有益作用。

1.3 补料:乳猪料内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对仔猪进行早期(7日龄)补饲较易消化的乳猪料,能有效刺激肠道,促进仔猪小肠黏膜的生长,增强消化机能;同时也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增强仔猪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是逐渐发育成熟的,1月龄左右的仔猪,其消化功能还不健全,如果此时从饲料摄人过量的植物性蛋白质对仔猪很不适应,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诱发腹泻。因此,仔猪断奶补料应遵循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少给勤添、逐渐加量的原则。断奶后1~3 d应限食,第1 d为正常量的l/2,第2 d为2/3,第3 d为3/4,3 d后自由采食。实践证明,5周龄的断奶仔猪,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从21.5%-22%降到19%~16%,另外添加赖氨酸以满足其营养需要,仔猪腹泻发生率可明显下降。

1.4 补酸化剂:胃肠功能正常时,肠道里的有益与有害微生物处于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使猪不发病。当仔猪还吃奶的时候,仔猪消化道里的消化酶活性很高,但当断奶1周后,由于乳糖的消失而影响乳酸来源,胃酸分泌减少,胃的pH值上升,直接影响消化酶的活性,造成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使其抵抗力降低。原先存在肠道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便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腹泻发生。因此,应用酸化剂,保持胃内的一定酸度,既适合有益的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使肠道菌群不失调,这对控制仔猪腹泻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有机酸有柠檬酸、甲酸、乳酸等,4周龄断奶仔猪饲喂添加量为1%~1.5%,3周龄断奶仔猪饲喂添加量为1.5%~2%,在饮水中加入食醋也有一定效果。

1.5 补酶制剂:使用酶制剂可弥补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活性的下降,提高消化率,典型的酶制剂有植酸酶,拌料投喂益生菌类药物或中草药粉剂,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防止发生腹泻,常用的有乳康生、乳酸菌、双歧杆菌制剂等。

2治疗

2.1 补铁、补硒:当发生仔猪腹泻后首先应考虑补铁、补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同时注射维生素Blz,解除拉稀一贫血一拉稀的恶性循环。

2.2 合理配伍抗茵药物:可以治疗猪腹泻的抗菌药物较多,有恩诺沙星、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有条件的应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同窝中有1头猪发病必须全部给药,治疗时最好能联合用药,这样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3 补液盐:仔猪腹泻常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而导致死亡,因此,应对腹泻仔猪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可选用2%葡萄糖补液盐,口服或腹腔注射。推广口服补液盐,使用方便、效果明显,补液盐(ORS)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和供给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 g ORS加常水1 000~1 500 ml,并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供仔猪自由饮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脱水 饲料 乳猪料 毒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