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养猪常见疫病及其防制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一些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较为常见的疫病有:猪瘟、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等。这些疫病给养猪生产,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带来极大的危害。
1 规模化猪场的常发疫病
1.1 猪瘟
猪瘟(HC或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急性型猪瘟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和血象变化等方面明确诊断,但一种病型温和、病势缓慢、病变局限、呈现散发的非典型猪瘟时常发生,一些猪场反映,常规使用疫苗对它的防制效果不显著。
1.2 仔猪大肠杆菌病
本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感染猪的大肠杆菌及其吸附因子。类型主要有K88,K99,987P和F41,它们产生热敏肠毒素(LT)、热稳肠毒素(ST)和Vero细胞毒素(VT1、VT2),临床上主要引起哺乳仔猪腹泻(黄痢、白痢)和断乳综合症,危害较为严重。目前国内外都已研制出基因工程苗,但多数猪场由于条件所限,对本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不明确,使防制效果不理想。
1.3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引起猪的呕吐、严重腹泻和2周龄以下仔猪高死亡率,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1.4 口蹄疫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Y)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已知病毒主要有A、O、C,南非1、2、3型,亚洲1型等7个主型,分65个亚型。在一些猪场经常发生,传播迅速,在短时期内造成大面积流行,一旦发病,控制较难。在规模化猪场中严重危害哺乳仔猪,但随日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1.5 猪繁殖障碍性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
20世纪80年代,美国Haxy首次报道此病,之后在北美、欧洲国家大范围流行。这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经风传播,呈地方流行性。临床上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产,发病母猪精神沉郁、厌食、发热、呼吸困难、双耳出现深青紫色斑,发病母猪无乳、不发情。仔猪发病后死亡率超过25%,症状是眼睑肿胀,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本病目前无特异防制措施。
1.6 其它疾病
规模化养猪场还有一些疫病较常发生,如猪细小病毒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猪流感、猪轮状病毒感染、猪萎缩性鼻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丹毒和猪气喘病等。
2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诊断和防制
2.1 诊断
猪场发生疫病应根据本地区疫病发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诊断,必要时采取实验室检查、荧光抗体检查和血清学试验等。
①流行特点:根据猪群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感染情况、流行季节及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发病情况来判断。
②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特点,根据疫病发生的典型症状来判断。
③病理变化:及时解剖病死猪,检查病变灶。
④实验室检查:从病灶中分离细菌、病毒,作镜检或鉴定工作,必要时进行血清学试验。
⑤鉴别诊断:一些疫病引起的症状、病理等非常相似,需根据情况进行鉴别。
2.2 防制
猪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造成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病猪、带菌或带病的猪)、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和易感猪群,只有这3个环节同时存在时,才能使传染病造成流行。针对这3个引起流行的环节,只有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的办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①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规模化猪场养猪数量多,猪只密度高,应坚持不懈地抓好预防工作。
②购猪时必须从非疫区健康的猪场选购,并作必要的检疫和检查,引进后隔离饲养一个月,进行疫苗接种后方可将猪合群。
③坚持预防免疫注射制度。这是预防猪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一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兽医防疫规程和免疫程序,结合猪场的情况严格执行。
④做好猪场的环境、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这是消灭病原体,清除外部环境的传播因素,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
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增强猪体健康和对外界病菌的抵抗力,也是积极预防猪传染病的重要条件。(作者:郭建忠 单位:包头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疫病 传播 猪瘟 口蹄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