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仔猪黄痢是指发生于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高的传染病。以剧烈黄色稀痢和急性败血症为特征。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严重危害哺乳仔猪的传染病之一。对仔猪黄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临床上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 病因与病原
本病多发生于封闭式集中饲养猪场中,生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其中1~3日龄发病和病死率最高。本病一旦发生,常是一窝一窝的出现。其病原菌为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其它诱因主要是由于平时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条件差,天气骤变,猪舍阴冷潮湿,饲养人员缺乏防疫意识等都为本病的发生提供条件。
2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者12h,长者1~3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稀,呈黄色或黄白色的稀浆糊样,有特殊的腥臭味,使病猪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但有的不显下痢呈急性败血症死亡。
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急性肠炎和败血症。外观尸体严重脱水,干瘦,黏膜苍白发绀,肛门及腹部周围有黄白色稀粪污染。剖检见肠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内充满腥臭的黄白色内容物,以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最为严重,多处呈红色或暗红色。肝呈紫红色和红黄相间纹样色调。肾色淡,表面有数量不等针尖大的出血点。心脏扩张,心房、心室充满凝血块,心冠部有少量出血点,肺明显水肿。
4 治疗与预防
防治原则:由于本病潜伏期短,发病率、致死率均高。主要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来指导生产。发现一头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仔猪进行药物性预防治疗。
4.1 治疗
4.1.1 微生态制剂疗法 以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等制剂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h,喂3亿活菌,1次/d,连用3d。调痢生每0.1~0.2g/kg,体重,1次/d,连用3d。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用2d,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g)。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4.1.2 临床引用药物有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有抑菌作用。在临床上经常和收敛止泻、助消化药同时应用来增强疗效。治疗时也可用0.1%PP(高猛酸钾)液0.1~0.3g,2次/d内服,连用3~5d或用新洁尔灭1ml加常水4ml,猪口服1ml/头,具有一定疗效。
4.2 预防
4.2.1 提倡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圈舍经常保持清洁。一旦发生黄痢随时隔离病猪消毒圈舍。
4.2.2 母猪喂食要做好分段饲养 分娩前一个月可在饲料内加0.1%亚硒酸钠等药物进行预防,另在饲料中加入胡椒粉50g,研磨分2次食入有预防效果。
4.2.3 特别注意接产卫生 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粪尿,注意通风换气,防寒、保暖工作。进产房前对产房应彻底打扫,冲洗消毒。并用0.1%PP(高猛酸钾)溶液擦拭猪体乳房、阴部等。
4.2.4 初生仔猪应尽早喂初乳。母猪分娩后先逐个乳头挤出几滴奶水,再让新生儿哺乳。在常发生仔猪黄痢的地区,仔猪未吃初乳前,全窝逐个口服抗菌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服1次/d,连用3d预防效果明显。
4.2.5 搞好预防接种工作 据报道,目前我国研制出了大肠杆菌K88ac~LTB双价工程基因菌苗、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前两种采用口服免疫,后一种用注射法免疫。均于产前15~30d免疫。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的抗体。(作者:尕措拉毛 单位: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兽医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脱水 潜伏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