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繁殖母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


(1)濒死猪捕杀后,采集抗凝血及脾、肾和肝组织制片,分别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各组织中均发现钩端螺旋体。

(2)将不同发病时间的4头母猪采集抗凝血、膀胱内积尿以及肝、肾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5悬液,以1∶1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以3000 r/min离心60 min,取沉淀物于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长约0.6~3 μm,直径?0.1~0.2 μm,两端有钩、扭曲呈波浪式运动的菌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

6 防治

(1)对于有临床症状者按30mg/kg体重肌肉注射链霉素,连用5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C及维生素K。另外,饲料中按1 g/kg添加土霉素,连用5~7天。

(2)将8甲氧嘧啶和甲氧苄氨嘧啶按5∶1混合,以40 mg/kg·体重拌料,连用5天。

(3)加强卫生及消毒措施,保证舍内的清洁卫生;采取严格措施,进行灭鼠,消灭中间宿主,切断传播途径。通过上述治疗和预防措施后,除了又有几头重症母猪死亡外,未发现新的临床病例。由于此次疾病的发生,建议今后对所有健康母猪进行猪钩端螺旋体疫苗的免疫接种,防止该病的再次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坏死 变性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