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群的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


(二)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高水平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猪只生产性能,而且也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抗病力、降低猪群易感性、预防传染病发生的积极主动措施。 因此平时应保持圈舍清洁舒适,通风良好,冬季保温防寒,夏季凉爽防暑。

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类猪的饲养管理规程,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三)坚持自繁自养 猪场频繁到各地引种, 极易将各种病原引入本场,同时,由于新引猪与原有猪对不同病原体的易感性可能不同,极易暴发传染病。因此,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少引或不引种, 特别对于种源缺乏或不稳定的地区。

(四)精选种源,引种检疫 为防止引猪带来传染病, 猪场需由特定猪场的健康猪群提供引进猪只,而不应由几个不同的猪场或猪群提供。同时,引种前必须详细了解该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并要求猪场满足如下3个条件:确定有可靠的免疫程序;有良好的供应历史;保证没有特定的传染病。

另外,引种时应进行检疫,引入猪不应有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疥癣等病。引种后还应进行隔离观察2-3个月,检疫合格后才可与原猪群合群。

(五)隔离饲养,全进全出 养猪生产有连续饲养和隔离饲养、 全进全出等方式,“连续饲养”是在一栋猪舍饲养几批年龄不同的猪群,转群或出售时不能一次全部调出,新猪群调入时部分猪舍仍留有尚未调走猪群, 这样容易造成各种慢性传染病的循环感染,使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日趋下降,治疗费用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隔离饲养又叫多隔离点生产,是国外商品猪生产用的越来越多的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名称。

这种系统的基础是将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猪养在不同的地方。多点养猪时,生产过程划分为配种、妊娠和分娩期、保育期、育肥期。可将这些处于不同阶段的猪放在3个分开的地方饲养,距离最少在500米以上。也可采用两点系统,即配种、妊娠和分娩在一个地方,保育猪和育肥猪在一个地方。采用这一方法宜采用早期断乳(10-20日龄) ,并在每次搬迁隔离前对猪群进行检测,清除病猪和可疑病猪。这样有利于消灭原猪群中存在的病原体,防止循环感染。

隔离饲养结合“全进全出”更好。“全进全出”即同批猪同期进一栋猪舍(场),同期出一栋猪舍(场),猪全部调出后,经彻底清扫消毒后空闲1周再进下一批猪。

这样可以消灭上批猪留下的病原体,给新进猪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进一步避免循环感染和交叉感染。同时,同一批猪日龄接近,也便于饲养管理和各项技术的贯彻执行。

(六)卫生消毒 消毒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尽相同,消毒工作的重点也就不一样。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等,是通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饮水、 饲养工具等传播的,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料、饮水、地面、饲槽、饲养工具等的消毒,在预防该类传染病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猪气喘病、 萎缩性鼻炎、流行性感冒等,患病猪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病原微生物排入空气中,并污染环境物体的表面,然后通过飞沫、飞沫核、尘埃, 借助于空气传给健康动物,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对污染的猪舍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接触性传染病,如猪痘、猪喘气病等,主要是通过健康猪的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传播的,控制这类传染病可通过对动物皮肤、黏膜和有关工具的消毒来预防。某些蚊蝇等昆虫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猪丹毒等;鼠类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沟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等,这些传染病的预防必须采取杀虫灭鼠等综合措施。

对不属于特定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般外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虽然没有特定的传染源,但其病原体都来自外界环境、自身体表或自然腔道等,为预防这类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对外界环境、 猪体表及腔道、畜牧生产和兽医诊疗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性消毒也是非常必要的。

(七)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激发猪只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 降低猪易感性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体 免疫 传播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