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丹毒杆菌疾病介绍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中华食品网



这是由一种猪丹毒杆菌 (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所引起的猪传染病。它的特征为一种急性败血症 (acute septicemia) ,若动物残存则可能变成慢性病。猪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的疾病,此慢性病的影响地方包括关节、皮肤和心瓣膜 (heart valves) 。猪丹毒的历史: 猪丹毒杆菌 (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被发现后,乃由Pasteur和Phuillier在l882年和1883年发展出疫苗。

I、 资料介绍:

  A.猪丹毒杆菌主要感染对象为猪只,但鸡、火鸡、绵羊、牛、鸽子、鹦鹉、老鼠、鱼和人类等都易受此杆菌感染。

  B.人类感染此病归因于 "类丹毒 ( erysipeloid)" ,丹毒 (erysipelas) 此名词在人类医学梩称是被一种链球菌(Streptococcus bacteria) 所引起。

C.此疾病非常难预测,有时因疾病的扩散速度快而被判断为类似猪瘟。然而在某些病例中,只有一些个别的猪只会受到影响。

D.猪丹毒大部份影响3-12月龄的猪只,它会传染绐一周龄以下的哺乳猪或它可能发生在12月龄以上的猪只。

  E.当一个农场有猪只感染猪丹毒时,有一趋势即每养一批新猪会有再发生猪丹毒的情形。

1.受污染的草原和猪舍,慢性感染的猪和健康的带原猪都可使猪丹毒永远存在一个地区达数年之久。

  2.在发现问题之前,猪丹毒杆菌可能已被传入一个地区并且大量繁殖,因此它是具有潜伏性的。

  3.有报告指出,猪丹毒杆菌可存在土壤内一年而仍具有感染力并且甚至可以在绐予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繁殖。

  4.此微生物对腐烂、干燥和阳光有忍受力,此细菌当存在于肉中时,熏腌或干燥并不能杀死它。然而,当肉被煮熟时,此细菌即被消灭。

F.在过去数年来,采取人物的总管制,生产者已经停止疫苗注射。

G.猪丹毒可由许多途径传播,无论直接或间接接触,可列出如下 :

1.慢性的带原动物。

2.猪丹毒杆菌可存在于受感染动物的皮肤、尿、呕吐物和粪便中。

3.死尸或屠宰场的残余肉屑没有适当的处理。

4.苍蝇经由受污染的粪便携带病菌。

5.肉骨粉或鱼粉。

6.污水坑或潮湿地区。

7.老鼠或鸟类采食受污染的粪便可由它们的粪便中排出病原菌。

8.病原菌可经由蚊子和扁虫、疥癣虫传播。

II、症状(Symptoms): 可能观察到下列任何组合的症状 :

A.败血症或急性的 (Septiemia or Acute) :

1.从曝露于病菌中一直到观察出有疾病征候,通常需要3-5天的时间。

2.发烧 : 105-109。F ( 40.6-42.8。C ) 。

3.严重降低饮水和饲料摄食量。

4.当进入猪栏将会僵硬地奔跑,但会渐渐地改善步调。

5.便秘。

6.在此阶段可能或可能不发生皮肤病变。

7.一头或两头猪突然死亡,正常的猪可能呈现105-1O9。F (40.6-42.8。C )体温。

8.当疾病发生约王天,沿着耳朵、背部和体侧的皮肤可能发生红斑 (red patches) 。

9.在不同时间可观察到耳朵和腿之较低部位产生肿胀,肿胀的鼻子可能引起猪只喘息声。

B.皮肤 (钻石皮肤病Diamond skin disease) :

1.病发第三天,当看到皮肤斑由粉红色转变为类似被昆虫咬到的紫色时,猪只显示出有改善中。通常在肩部、腰眼部位、胸部、腹部和大腿可看到红斑。

2.当疾病发生时,皮肤斑块显现出钻石形状。

3.这些斑块在深色皮肤的猪只比较困难看到。

4.随着猪只复原大约二周肿胀斑块的区域会显得较深色,但可能发展成慢性皮肤病,皮肤组织坏死而留下红色到黑色的深色区域,干燥和坚硬 (像痂) 。大的坏死皮肤斑涵盖尾部、耳部和部份的脚可能会蜕除(Slough off)。

C.关节炎 ( Arthritis) :

1.关节肿大而坚硬,并可能包含一只或更多只腿。

2.通常包含较低的腿关节,但任何关节都可被影响。

3.关节表面的感染可能不会显示不同的肿胀。

4.关节的感染可能变成相当地复杂,因此关节会融合而不能弯曲。

D.心脏 ( Heart) : 花菜形心脏瓣膜 (Cauliflower heart valves)

  1.败血症型的猪在复原后可观察到此种心脏。

  2.在年轻的成熟猪只显得无精打采和疲劳,有时突然死亡。

III 、 诊断( Dignosis):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丹毒 剂量 消毒剂 传播
上一篇 : 猪瘟的防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