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我国主要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现状和对策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饲料报酬的降低,增加人工费和药费的开支等危害,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1 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是我国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可以说,病毒性腹泻的病因是十分复杂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及其特点

2.1 猪传染性育肠炎(TGE)

猪传染性育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以感染,以引起7~10日龄以内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而周龄较大或成年猪只虽然几乎没有死亡,但是掉膘、降低饲料报酬,增加药物和人力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该病是世界性的疾病之一。

本病病原为冠状病毒属成员,最初于1945年发生在美国,1946年由此Doyle和Hutchings首次报道。之后英国、日本在1958年报道发生了TCE。从那时起,许多欧洲国家、中南美洲、加拿大、台湾省、朝鲜、菲律宾和我们中国都报道了本病。我国最早发现本病是1956年在广东省揭阳、惠来和汕头市的几个猪仓库中。

TGE有两种流行形式,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性。当TCEV侵入一个全部或绝大部分猪都是易感猪的猪场,TCEV很快感染所有不同年龄的猪只,尤以冬春季节严重,猪只发生不同程度的厌食、呕吐、腹泻。哺乳仔猪发病最严重。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发病后的猪场,由于获得免疫猪只出卖,选留的后备猪,易感猪只的增多,隔一定的时期,当有TGEV重新侵入使全部或大部分猪只重新感染,呈现周期性暴发。暴发性流行现在不多见。一个猪场暴发性流行后,TGE病和TGEV持续在一个猪场存在,这是由于经常有仔猪的出生或易感猪的增加,易感猪感染后造成本病的长期存在,可呈地方性流行。

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病毒相当稳定,附着在车辆或其它无生命物体上,运输饲料或动物期间,猪场间的传播有较大可能性。猪、狗、狐狸、鸟类(燕八哥)、鼠、苍蝇等,可以将TGEV从一个猪群传播到另一个猪群。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本病在夏秋季节也有流行。

1956年本病在我国广东省发现后,山东、天津、辽宁、甘肃、河北、山西、陕西等各地陆续发现本病。1976年后本病发病率平均每年以万分之六、七的速度逐年上升,到1987年发病率达1.69%。1987~1989年全国疫病普查,TGE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发病数仍居高不下,据2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共发病猪2350.61万头,死亡36.14万头,平均发病率为1.61%,死亡率为0.025%。发病率以四川和海南省为最高(4.48%和4.37%),其次是福建和广东省2.94%和2.89%),其它省发病率在0.1%~0.55%之间。

本病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本病与猪流行性腹泻的混合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1990年为21.2%,随后几年的调查已上升到30.77%及44.15%。尽管是局部地区或猪场的血清学调查统计,但说明了本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小时,长者为2~3天或更长时间,特点是传播快,几天内可以蔓延到全群。

严重腹泻仔猪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发病持续时间长短和死亡率与猪年龄里反相关系。不足1周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天死亡。2~3周龄以上仔猪将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也可能形成僵猪。

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样,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出水便呈喷射状。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和腹泻,泌乳停止,这也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这些严重症状可能与感染的仔猪密切接触造成的或是体内激素的变化增强了易感性。相反,通常也有些母猪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乳凝块,胃底黏膜充血。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内含泡沫和水样化的乳凝块。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实验室诊断可采取猪小肠黏膜作抹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发病猪小肠各段可发现多量的荧光细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免疫 病原 母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