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生与防治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complex简称PRBC)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本病的危害是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治疗费用增加,推迟上市,猪的质量下降,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等严重经济损失。
本病开始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发现,曾称为由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病,认为是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后来发现猪肺炎霉形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相互加强作用。1998年,在英国夏明翰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猪病会议(IPVS)上,出现PRDC和18周龄墙,2000年以后,世界范围内接受这一综合征概念。
1 PRDC的主要病因
1.1 传染性病原
1.1.1 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等。
1.1.2 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化脓杆状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
1.1.3 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等。
1.1.4 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蛔虫等。
1.2 非传染性病因
1.2.1 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1.2.2 灰尘:灰尘中常常有细菌、霉菌或病毒,易引起传染性肺炎的发生。灰尘是肺炎的诱因,也可引起非传染性肺炎。
1.2.3 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1.2.4 猪群密度、猪群的流动引起的应激反应。
1.2.5 异物:吸人固体、液体等异物,可导致异物肺炎。
1.3 PRDC危害最大的病原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肺炎霉形体等。
1.4 当前猪场中Pm)C相关主要疾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流感、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1.5 PRDC病原体间的关系
1.5.1 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1.5.2 很难在猪群中清除所有这些病原体。
1.5.3 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
1.5.4 猪群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互相作用也可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多病原感染而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1.6 PRDC病原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6.1 猪肺炎霉形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
1.6.2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破坏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1.6.3 猪流感病毒破坏黏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1.6.4 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1.6.5 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2 PRDC 的防治措施
PRDC是许多病因混合或协同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混合感染比控制单一病原更困难,一种疾病的控制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重点应放在容易控制的病原上。对PRDC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改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其中管理因素对该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2.1 加强饲养管理
2.1.1 引进没有呼吸道症状之种猪,做好隔离和风土同化等工作。
2.1.2 同一单元分娩的母猪具有相等或相近的胎次。
2.1.3 同一周内断奶的仔猪在同一栏内饲养。
2.1.4 全进全出的方式比流水式较少发病。
2.1.5 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
2.1.6 通风和温度的调控。
2.1.7 饲养密度控制。
2.1.8 设立病猪隔离栏,及时将保育舍或生长舍的病残猪隔离治疗。
2.1.9 加强消毒等措施。
2.2 免疫接种
2.2.1 检讨和改进原有的免疫程序。
2.2.2 注意加强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接种。病毒性弱毒疫苗可产生免疫干扰作用。两种病毒性弱毒疫苗接种间隔应不少于7天。
2.3 药物防治
2.3.1 切断疾病传播环节,在以下四个阶段用药:
a)执行“后备母猪管理程序”,净化其体内病原体。
b)哺乳料中添加药物,切断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传播和寄养造成的产房内的水平传播。
c)在断奶仔猪母源抗体降低时,切断不同来源的断奶仔猪混群饲养发生的水平传播。
d)在13—15周龄及18—22周龄,切断生长育成猪疾病的发生。
2.3.2 当PRDC暴发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母猪 免疫 病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