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肺炎性疾病的6个热点问题




PRRS疫苗和支原体疫苗有没有相互影响,支原净能否对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实际上PRRS爆发的种猪场或血清学阳性的猪场,断奶到上市期间有四个可能发病的阶段,即断奶前后各 1 周、保育的最后阶段(7-9周龄)、转群后3-4周或在小猪的最后阶段、18-22周龄或中猪到大猪阶段。PRRS病毒,结合高密度饲养方式,使得肺炎支原体作为重要的病原在猪群内越来越严重。

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免疫时间在4周龄和7周龄,肺炎支原体免疫后需 2 周才能产生免疫力,所以 PRRS 的免疫应该在肺炎支原体疫苗首次接种之前进行,因为 PRRS 活苗或PRRSV 野毒均可干扰支原体的免疫,造成免疫失败。如可在4周龄接种 PRRS疫苗,5周龄接种第一次肺炎支原体疫苗,8 周龄接种第二次肺炎支原体疫苗。但如果在 3 周龄和 6 周龄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而在 4 周龄接种 PRRS疫苗,则可能影响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因此,PRRSV 使仔猪更加虚弱,并能干扰猪的免疫应答。支原体免疫失败的原因有肺炎支原体母源抗体的干扰、PRRS 疫苗的干扰、断奶后 PRRS 的早期爆发的干扰以及发生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和金霉素可以清除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每头猪母源抗体降低的水平不同,免疫时不同猪的免疫水平不同,保护力可能不同;在肺炎支原体早期感染或后备母猪呼吸道排放支原体,断奶仔猪混群并转移到新的保育舍时,第一次支原体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水平低、第二次免疫的主动免疫上升很慢。因而免疫空白期,支原净可以清除肺炎支原体在这一阶段的不同水平的感染,或在 PRRSV 的早期感染阶段,清除支原体的感染。

如果我们决定使用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疫苗,应该怎样制定免疫程序?

只在 10 周龄接种1次;或在 6 和 9 周龄各接种1次,可保护到育肥期。但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因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12种之多,而 APP 疫苗中最多含有 4 种血清型的菌株,如果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不符,则免疫效果相对就会很差。如果使用类毒素疫苗,则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导致猪的死亡。

在免疫以后,中猪必须一直采食药物饲料预防混合感染,特别是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因为疫苗的保护力不高,或者保护范围太小。况且,由于通常APP疫苗需要与其它的疫苗在同一周内接种,能造成接种猪的采食量降低,影响生长速度。

如果我们要使用所有肺炎疫苗(如肺炎支原体、放线杆菌、PRRS疫苗),应该怎样制定免疫程序?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以前的免疫程序和加入肺炎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前肉猪的免疫程序可能主要接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等,每种疫苗要接种 2 次。如果再加上肺炎支原体、PRRS、APP 等,免疫程序就会很密集,不得不在某些周内接种 2 次疫苗。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接种这样多的疫苗;注射这样多的疫苗,仔猪的应激太大,仔猪能受得了吗?因为免疫的成本太高,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回报吗?只靠疫苗接种足以控制疾病吗?
研究表明,仔猪接种太多的疫苗,可以消耗很多的营养物质以产生抗体;在免疫应答的同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细胞因子,抑制仔猪的食欲,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况且,疫苗接种本身也是一种应激反应,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仔猪的整体免疫力降低。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力是100%的,其它没有疫苗接种的疾病发病率可能更高。
疫苗接种的成本很高,特别是灭活疫苗,有些疫苗接种 1 头猪需 10 元左右,这样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的效益有可能低于疫苗接种的投入。因此,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应该怎样同时使用肺炎支原体疫苗和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疫苗以及支原净?

怎样在常规的免疫程序中结合肺炎疫苗的免疫和支原净的应用?

在保育阶段,特别是6-9周龄的阶段,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时期。因为在此阶段,仔猪经常发生PRRS、支原体肺炎、2 型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等疾病,并且在此阶段还容易受霉菌毒素的影响,导致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升高。
饲料中添加支原净、金霉素等可清除胃肠道中的 2 种螺旋体和细胞内劳索尼亚菌;控制支原体诱发的肺脏感染和降低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因为支原体可以促进PRRSV的感染,延长感染的持续时间,同时容易引起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继发感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饲料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