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仔猪下痢病的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仔猪的生理特点是“一快三层”,即保温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生长发育很快(月龄体重已达初生重的六倍以上)。栏舍保温不良,卫生条件差,母猪奶头不洁,饲料中营养不足或微量元素、维生素欠缺引起的营养不全,气候突变(忽冷忽热),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等均可引起下痢、拉稀病,是仔猪最为常见且影响成活率的重要消化道疾病,往往成为第一死因。现就下痢的临床诊断要领、治疗原则,预防方法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一、常见拉稀病临床诊断要点

   1、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类冠状病毒):冬春(12-3月)多发,水样下痢,大小猪均发,传染快,热候不明显,中、大猪很少死亡,仔猪年龄愈小(10日内),死亡愈多,抗菌药无效,小肠出血、肠壁菲薄。

  2、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于8周龄以下仔猪,大猪少发生,粪便呈酸性,仔猪迅速脱水死亡。

  3、仔猪黄痢、白痢:黄痢多在初生仔猪(1-5日龄)发生,早发性大肠杆菌病(O8、K88等)便稀呈碱性,十二指肠充血、充气;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K88、K99、F17、F41等),7-30日龄仔猪发病,排白色腥臭稀粪,粪便PH碱性,胃内有凝乳块,十二指肠充血、充气、无呕吐。

  4、 仔猪红痢(梭菌性下痢、坏死性肠炎):由G+C型魏氏梭菌引起,主发于3日内仔猪,排红色稀粪,死亡率高,病程短,小肠出血,坏死、充满气泡。

  5、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1-4月龄仔猪多见,与饲管卫生不良有密切关系,持续性下痢,排恶臭带血稀便,肢端发绀,偶有咳嗽,肝脂肪变性、脾增生性肿胀,大肠有不规则的浮膜性坏死,肠壁增厚。

  6、猪痢疾(血痢):由密螺旋体引起,2-3月龄架子猪多发,粪便混有粘液,血液,大肠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无明显病变。

  7、水肿病:因刚断奶后不久的仔猪未注意少吃多餐,而摄食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过多,消化不良,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而引起水肿和下痢,这种猪除下痢而外,还有体温升高(4-5℃),眼脸头颈水肿、结膜高度充血(红眼病)和神经症状(卧地不起、颤抖、转圈、鸭游等症状;而且往往突然死亡,病程较短,剖检见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心包、胸腔、腹腔积液、胃壁大弯胶样浸润、眼睑、颜面、头颈皮下水肿)。

  8、食饵性下痢:由过食引起,无热候,粪便中有尚未消化的饲料碎片,停食一天后,症状自然减轻。

  9、贫血性下痢: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良、缺铁、缺铜、缺硒引起,形体消瘦,皮肤,粘膜苍白,粪便中无异常夹杂物,往往衰竭死亡。

  10、寄生虫性下痢:由于蛔虫、姜片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棘头虫寄生,产生毒素和机械损伤肠粘膜引起,这种下痢病程长,体质消瘦,有贫血现象,皮下水肿,胸腹水增多,有吃食中突然停止离槽卧地,不久又去吃食的现象(因寄生虫绞动引起腹痛),还有磨牙、空嚼等发生,偶见排出虫体。

  11、感冒性下痢:多在气候寒冷季节,受凉感冒发生,有发烧、鼻流清涕、口舌白、流泪、咳嗽、喷嚏等症状,大便稀溏,按感冒治疗后会减轻,病程不长。

  12、中毒性下痢:有中毒史(如喂霉败饲料)服药过量(如有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中药吉栋皮水等)来势猛,症状(神经症状、呕吐、腹泻)明显而剧烈,体温偏低,症程短,转归快。

  二、拉稀病治疗五项原则

  1、导泻:只能缓泻,不能竣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粘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蓖麻油、花生油、菜油、石蜡油任选一种口服。

  2、 消炎、抑菌: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传染性腹泻,可用兽友一针、百利星、W-H特效肠炎灵、百利金针、舒畅、利诺先;如果是病毒性腹泻,可选抗毒5号、花明1号;支原体或螺旋体引起腹泻,可用甲砜霉素、利高霉素、呼肠舒、克喘黄金;原虫性下痢可用磺胺柔或血虫净;蠕虫或外寄生虫可用净乐芬或帝诺玢,非传染性下痢可用黄连素或比塞可林。中药可口服白头翁或黄连解毒汤。

  3、收敛:盐、柔酸蛋白、活性炭、石榴皮熬水或食食醋等有收敛、吸水、保护肠粘膜上皮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病程 坏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