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猪场几种重要传染病的免疫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病的种类很多,在规模猪场也不例外,猪的某些传染病仍然是当前养猪业的大敌,而免疫接种是预防这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搞好猪的免疫接种,现将危害严重的几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简单介绍如下:
一 猪瘟
(一)病因和流行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但由于过去长期弱毒疫苗的接种,绝大多数猪只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猪瘟抗体,所以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急性、亚急性的很少见,温和型的较多,流行速度也较缓慢,其症状也不够典型,流行范围较局限化等等
(二)诊断:
单凭临床症状诊断猪瘟有一定困难,常需要通过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剖检以及实验室检验等进行综合判断才能确诊。
(三)预防的基本原则:
1、在引进种猪时要作好就地免疫,待产生免疫后再引入,引入后也要注意隔离观察。
2、加强饲养管理和定期消毒。
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1)在清净场可采取仔猪2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
母猪产仔后、断奶前接种;
后备猪配种前接种;
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
(2)在疫区或受威胁区,新生仔猪可采取乳前接种、60日龄二免。以后每半年一次。
总之,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不能单靠免疫接种,应从多方面提高猪的群体免疫水平,清除亚临床感染和恶性循环,才能控制和消灭猪瘟。
二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锁喉疯。特征是呈现出急性败血症的变化,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和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一)病原:本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用美兰或瑞氏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性着色。本菌的抵抗力很低,一般的化学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猪肺疫一般为散发,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仍以雨季发生较多,有时并可呈现地方性流行。长途运输、气侯剧变、营养不良是促使其发生的常见诱因。
(三)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最急性的常表现为突然死亡,全身呈败血症变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呼吸困难、痉挛性干咳等症状。慢性的则多见于流行的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
(四)诊断:猪肺疫以中小猪发病较多,参考发病季节、临床表现:高热、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以及剖检时的败血症变化和纤维素性肺炎即能确诊。必要时作细菌学检查。
(五)治疗:多用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六)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定期免疫接种。常用的菌苗有两种:
1、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大小猪均用30亿个活菌剂量拌在饲料中口服,免疫期为十个月。
2、 猪肺疫EO—630弱毒菌苗,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六个月。
新生仔猪在60日龄时接种,成年猪春秋两季定期接种。
三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以高烧、败血症、皮肤疹块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一)病原: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很强,对热比较敏感。一般化学消毒药对猪丹毒杆菌均有较强的杀伤力,抗菌素中以青霉素最为敏感。
(二)症状和流行:本病主要发生于3—12个月龄的猪。流行初期,病猪常急性死亡,皮肤发绀。亚急性的出现疹块和高烧。慢性的可表现非化浓性关节炎。其流行季节多在雨季。
(三)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解剖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但细菌学检查则是诊断猪丹毒病的可靠方法。
(四)治疗:青霉素治疗有特效,其次是土霉素和四环素,磺胺类无效。
(五)预防:主要是自繁自养,搞好卫生消毒,加强检疫和预防接种。
接种程序: 仔猪60日龄时接种猪丹毒弱毒苗,剂量按标签说明。成年猪春秋两季注射。
四 仔猪付伤寒
仔猪付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6月龄以上的猪较少发病。
(一)病原:病原可分为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当病原菌处在猪的脏器内或粪便中时,对外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抵抗力较强,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
(二)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20日龄至4月龄的仔猪发病较多,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病毒 猪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猪喘气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