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鞭虫病的防治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的鞭虫病是由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内引起的,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时可引起猪的死亡。

  一、流行特点

  猪鞭虫(毛首线虫)的成虫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部短而粗为体部,整个虫体外形很像一根赶羊的鞭子,故称鞭虫。成虫在猪的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的小肠内蜕化发育,然后移行到盲肠及结肠内,附着在肠黏膜下,约在感染后30~40天发育为成虫。

  二、临床症状

  毛首线虫以头部钻入肠黏膜,引起盲肠及结肠发炎,同时分泌毒素,引起猪中毒。一般感染时无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有肠卡他性炎症,引起机体消瘦和贫血,排稀粪,粪便有时带行血液和黏液,猪可呈顽固性下痢。病变可见在盲肠内有许多鞭虫寄生。猪盲肠呈慢性黏膜炎症。

  三、诊断

  通过粪便检查虫卵,可见腰鼓样两端有栓塞的棕黄色鞭毛虫卵;尸体解剖时,可在盲肠内检查到鞭虫,即可做出诊断。

  四、治疗

  可用下列药物:丙硫苯咪唑或左旋咪唑,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也可用伊维菌素,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五、预防

  本病要搞好猪场的清洁卫生,粪便要进行热发酵处理。猪舍、饲槽及运动场要定期消毒,对猪群要定期预防性驱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剂量 毒素 伊维菌素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