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体内寄生虫的防治策略



表1 威斯康星州13个猪群的寄生虫流行情况
驱虫情况 动物头数 带虫动物的百分率
圆线虫 鞭虫 节结虫
驱虫后的母猪 100 2 1 16
驱虫后的仔猪 50 0 0 0
未驱虫的仔褚 70 5 6 15
未驱虫的母猪 74 25 5 51
驱虫的仔猪 20 45 25 0
末驱虫的仔猪 136 47 15 7
Geogoulakis/Todd-UEliv.of Wisconsin 1976.
种公猪驱虫
即使在封闭式猪舍中饲养的种公猪,每年至少要驱虫2次。如果种公猪经常暴露在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应每隔3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对所有种公猪驱虫1次。另外,应经常对种公猪的粪便进行检查。
后备母猪驱虫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每隔6周驱虫1次,如在全封闭式猪舍中饲养,那么在配种前每隔3个月驱虫1次即可。此外,对于:①来自被污染畜舍的后备母猪,如果不进行驱虫或驱虫不当时,那么它们很容易污染新猪舍;②来自清洁猪舍的未感染后备母猪,如果移入被污染的畜舍而又未进行适当的驱虫,会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所有外购的后备母猪一到达新的猪舍就要用Ⅱ类驱虫药驱虫。
生长肥育猪驱虫
对生长猪进行驱虫,既可预防感染,达到根除感染防止经济损失的发生;又可防止寄生虫发育成熟,从而防止寄生虫进一步污染猪舍,大大降低再感染的可能性。
15-20千克以下仔猪的驱虫,应使用町杀灭成虫和未成熟虫体(或移行幼虫)的驱虫药(如Ⅱ类驱虫药)。
对于出售架子猪的猪场,在产前应对所有母猪驱虫,然后对仔猪进行早期(大约15千克)驱虫。早期驱虫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有效地保证其出售的架广猪无寄生虫感染,从而可以提高所售猪的质量。
对于育成肥育猪场(外购架子猪),如果架子猪已应用了广谱驱虫药驱虫,在猪到达新场后不需立即驱虫,但3~4周后应进行驱虫。因为在3~4周里,架子猪可能会被育肥猪场的寄生虫感染,而再次驱虫则可将感染终止在虫体发育成熟并污染猪舍或其
它区域之前。
如果肥育猪舍被严重污染,首次驱虫应在架子猪到达后立即进行。在此后的1~2周(圆线虫在1周之后,鞭虫在2周之后)应进行第2次驱虫。为了防止在上市前排出虫卵,也可能在第2次驱虫后的4—5周(或大约在猪体重达75千克时)需要进行第3次驱虫。

如果熟知每头猪的驱虫史,那么仔猪一肥育猪舍的驱虫就不用那么紧凑。如上所述,在分娩时对母猪的驱虫足第—一步,这样仔猪在整个保育期可以保持无虫状态。随后,仔猪一肥育猪舍的驱虫可按如下方案进行。
表2 仔猪一肥育猪驱虫方案
母猪驱虫 仔猪驱虫 育成猪驱虫 肥育猪驱虫
20-40千克 45—60千克 70-80千克
分娩 保育— 育成— 肥育—上市
封闭式猪舍
据报道,美国有较多全封闭式猪场发生重度寄生虫感染。这似乎表明寄生虫在封闭式猪场的存活力与外界环境的存活力相当。其主要区别在于寄生虫在封闭式猪场中的传播方式。封闭式猪舍中寄生虫感染是通过带虫猪的不断引入而传遍整个猪舍。
猪场寄生虫的监测
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可以通过定期粪便检查和剖检进行监测。每年至少可用改良威斯康星饱和糖水漂浮粪便检查法进行一次粪便检查,以确定足否存在寄生虫。如检出寄生虫,则表明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的潜在危险,说明现有的驱虫方案尚需调整。
剖检也是监测蠕虫的重要依据。可对死亡猪进行剖检,并观察肝脏有无由圆线虫引起的乳白色斑点,盲肠内有无鞭虫大肠上有无由结节虫幼虫引起的结节等。
结语
养殖者和兽医应为其猪场选定最佳的驱虫策略。熟知猪场中所存在限额寄生虫的种类和发生感染时猪所处的日龄或生长阶段,从而有利于制定一项准确而有针对性的驱虫策略。根据策略性定期驱虫方案使用驱虫药,为每一个猪场提供一个科学的清除寄生虫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使养殖者和他们的兽医能以最小的驱虫投入获取最大的驱虫回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种公猪 传播 架子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