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现代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建立




1.4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

为了定期检查、总结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研究出解决方案;为了有计划地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提高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全场生产的管理水平,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周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制度。

2制度化管理

猪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制度化,要让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要建立建全猪场各项规章制度如:员工守则及奖罚条例、员工休请假考勤制度、会计出纳电脑员岗位责任制度、水电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度、机动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度、保安员门卫岗位责任制度、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消毒更衣房管理制度、销售部管理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等等。

3流程化管理

由于现代化规模化猪场,其周期性和规律性相当强,生产过程环环相联,因此,要求全场员工对自已所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要非常清晰明了,做到每周每日工作事事清。每周工作流程如周二、周五消毒、周三打疫苗等等;每日工作流程如几点喂料、几点治疗病猪、几点搞卫生等等。

现代化规模化猪场在建场之前,其生产工艺流程就已经确定。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至关重要,如哺乳期多少天、保育期多少天、生长育肥期多少天、各阶段的转群日龄、全进全出的空栏时间等等都要有节律性,是固定不变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猪场满负荷均衡生产。1-3万头现代化规模化猪场以周为生产节律(或周期)安排生产是最为适宜的。

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的流程化管理可视同于工厂化流水作业式管理。

4规程化管理

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各个生产环节细化的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重中之重,是搞好猪场生产的基础,也是搞好猪病防制工作的基础。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要不断吸取新技术、新观念,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坚持每年修改一次“养猪手册”,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重点。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有:隔离舍及后备舍操作规程、配种妊娠舍操作规程、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分娩舍操作规程、保育舍操作规程、生长育肥舍操作规程等

猪病防制操作规程有: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免疫程序、驱虫程序、消毒制度、预防用药及保健程序等。

5数字化管理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生产线报表体系,并用先进的电脑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统计、汇总及分析。报表的目的不仅仅是统计,更重要的是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报表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情况的有效手段,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途径之一,也是统计分析、指导生产的依据。因此,认真填写报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各生产车间要做好各种生产记录,并准确、如实地填写周报表,交到上一级主管,查对核实后,及时送到场办并及时输入电脑。

猪场报表有生产报表:种猪配种情况周报表、分娩母猪及产仔情况周报表、断奶母猪及仔猪生产情况周报表、种猪死亡淘汰情况周报表、猪转栏情况周报表、猪死亡及上市情况周报表、妊检空怀及流产母猪情况周报表、猪群盘点月报表、猪场生产情况汇总周报表、配种妊娠舍周报表、分娩保育舍周报表、生长育肥舍周报表、公猪配种登记月报表(公猪使用频率月报表)、猪舍内饲料进销存周报表、人工授精周报表等;

其他报表:饲料需求计划月报表、药物需求计划月报表、生产工具等物资需求计划月报表、饲料进销存月报表、药物进销存月报表、生产工具等物资进销存月报表、饲料内部领用周报表、药物内部领用周报表、生产工具等物资内部领用周报表、销售月报表、财务月报表等。

6信息化管理

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要有掌握并利用国内外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新技术信息的能力。做为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应对本企业自身因素以及企业外各种政策因素、市场信息和竞争环境进行透彻的了解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为企业调整战略、为提供具有竟争力的品牌产品提供依据。在信息时代,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取得了主动权。掌握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涵!在信息时代以前,一个企业的成功模式可能是:规模+技术+管理=成功.但是在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不是简单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日常管理;而是要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和消费者的新信息,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一个企业的成功模式可能就是:规模+技术+管理+信息=成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经济效益 温氏
上一篇 : 猪场的背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