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减少猪场隐性浪费


一、饲料浪费

  1.饲料配方不随季节变化。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的营养需要也不同,若冬季采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采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如果适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从3.5降到3.4,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10000(头)×90(天)×0.1(料肉比系数差)=90000公斤,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上。

  2.使用高水分玉米而不改变配方。常听养猪户反映秋冬季的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下降,猪增重缓慢。根据本人了解,造成猪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引起的,而是当时玉米水分过大造成的。因为秋冬季气温偏低,猪对能量的需要量大于春夏季节,而这时使用的玉米多是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以上,如不修改配方且按固定饲喂程序进行,必定会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影响猪的正常生长。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一是在其他原料不变的情况下加大玉米的使用比例,同时加大喂料量;二是在使用湿玉米的同时配合使用高能量原料如油脂等。

  3.不按配方加工饲料。配合原料时不过秤、缺乏某种原料时轻易用其他原料代替、原料以次充好等都会破坏饲料配方的合理性,造成原料浪费,最终影响饲料的利用率。

  4.不按生长阶段供应饲料。一般而言,乳猪料比小猪料价格高,小猪料比中猪料价格高,中猪料比大猪料价格高。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都会造成营养和经济浪费,而更严重的是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除浪费营养外,还大大推迟母猪的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

  二、药品浪费

  1.药品以次充好。用劣质药品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会挫伤养猪户对某种药品的信心。

  2.药品搅拌不均匀。手工拌料自不必说,就是机器拌料也常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在饲料中加入药物或微量添加剂,不通过预混直接倒进搅拌机,在上千公斤饲料中加入几十克药品很难做到搅拌均匀。

  3.药品使用方法不当。给已经拒食的猪喂药、不溶于水的药物采用饮水方式投喂、对已发病猪群按预防剂量投药是没有效果或效果很差的,药品浪费在所难免。

  4.无病乱用药。猪病之多、危害之大让养猪户谈病色变,一些人长期用大剂量药物进行预防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一旦停药就可能引起疾病暴发。

  5.使用弱毒菌苗的同时使用抗生素。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都是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二者同时使用却没有好效果。因为弱毒菌苗本身是活的细菌,这些活细菌在与抗生素混合使用的过程中会被抗生素杀死,从而起不到激发猪体产生免疫力的目的,造成疫苗浪费。

  三、猪的浪费

  1.饲养无效公母猪。正常情况下每头母猪应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承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饲养长期不发情、屡配屡返情、习惯性流产、产仔少或哺乳性差的母猪以及有肢蹄病、使用频率低、精液质量差的公猪浪费人力,浪费饲料,浪费栏舍,应及时予以淘汰。

  2.肥猪出栏时间过长。为保证猪的瘦肉体型严格限制饲喂,本来160天可以出栏的猪却要养到180天甚至200天,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因为猪每多饲养一天就多消耗一天饲料,按维持饲养一天消耗饲料1公斤计算,多养20天就多消耗饲料20公斤,折合成本30多元,对一个规模猪场来说,这个数额不容忽视。

  3.饲养技术不过关。这个现象很普遍但也经常被忽视,如不看食欲随意给仔猪加料造成剩料,不看膘情机械地饲喂妊娠母猪而引起体质过肥或过瘦,不看时机配种造成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等。

  4.饲养无价值猪。无价值猪主要是一些病弱僵猪,包括无法治愈的病猪,治愈后经济价值不大的病猪,治疗费工费时的病猪,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病猪。这些猪应及时予以淘汰,以免浪费了人力、药品、精力,最后仍收效甚微。

  四、其他浪费

  1.人的浪费。大材小用浪费的是个人的能力与技术,而小材大用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猪场的效益。前几年一直讨论养猪界外行管理内行的不合理现象,现在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如今从事管理的人员尽管有畜牧方面的文凭,但缺乏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其他职工的能力发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玉米 小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