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规模化猪场乳猪拉稀的防治措施


在规模化猪场生产中,除了疫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外,管理不当和治疗不佳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从出生到出栏,成活率约90%,在10%的死亡率中约有一半是在断奶之前,而其中的70%左右是因为拉稀引起的脱水或酸中毒而导致乳猪的死亡;未死的则形成僵猪。因此,预防和治疗分娩舍乳猪拉稀至关重要。

  护理和预防护理好仔猪,可减少拉稀仔猪的数量和减轻仔猪拉稀的程度。

  保温和放好初乳保温:分娩舍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对刚出生的乳猪保温箱局部温度应达30℃以上。在仔猪7日龄以内,要求饲养员不定时巡栏,发现睡在外面,应把仔猪抓入保温箱内,使仔猪形成吃完奶后进入保温箱的习惯。保温做到位,乳猪拉稀大为减少。

  吃好初乳:让每头仔猪吃好初乳是非常重要的。新生仔猪必须吃到足量初乳,才能保证其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一窝仔猪出生后,对乳房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在仔猪出生3-5天内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个半小时左右放奶一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3对乳头,或者让弱仔猪先放好,这样,可保证每头乳猪吃好初乳,从而降低弱仔的死亡率。

  调整和寄养:仔猪在寄养和调整时,要考虑三个原则。“下寄”原则:即出生早的寄往出生晚的窝中;“一致”原则:寄出的猪要与带养母猪中的仔猪个体大小基本一致;“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

  初水补料:仔猪出生后3天补水,5天开始补料诱食。特别做好仔猪料的少喂勤添,保证补料槽的清洁卫生,做到乳猪料槽每天清理一次,以防乳猪料的霉变发酸。

  仔猪产后3-5天,每头肌注牲血素或右旋糖酐铁1毫升,可增强仔猪抵抗力,减少腹泻。

  通风透气:要经常关注空气是否清新。在冬天每隔2个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尤其早晨注意开窗换气。做好通风透气,既可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又可保持栏舍的干燥,抑制病菌的繁殖。

  母猪的饲养护理护理好母猪,使其分泌出足量健康奶水是保证乳猪成活率的先决条件。

  合理饲喂:为避免奶汁过浓造成新生仔猪的拉稀,在预产期前3天和分娩后5天内母猪必须限料饲喂,并注意喂料量的逐步过渡。

  分泌健康的奶水:在母猪产前1-3天,产后5-7天各拌料服用一包50克的痢菌净粉,使母猪分泌出健康奶水,对预防仔猪的拉稀效果良好。

  增强奶水分泌:给奶水不足的母猪每隔3-5天服用4包通乳散,经试验,有明显的促进奶水分泌的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乳猪 成活率 乳猪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