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生产业的障碍之一是疾病。一般只重视引起猪只惨重损失的疾病如猪瘟,猪胸膜肺炎。然而,一些不会引起猪只死亡的疾病也会导致经济上严重损失。如猪气喘病不导致猪只死亡却能使猪只的生长率和换肉率降低。其实,延长了上市日期的损失比猪瘟爆发还要厉害。对疾病问题,喜欢以药物来应付,此措施治标不治本,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疾病的发生必有其病因。所谓“防重於治”提醒我们须要采取某些防务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下面列出一些控制猪疾病措施供参考。在描述疾病控制措施前,必须先了解基本概念。
猪群疾病的概念
1、病原体越多,疾病越严重
不同病原复合感染的问题与猪场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如寄生虫,细菌或病毒的复合感染将恶化病情。患上疥癣的仔猪抓痒时损伤皮肤而容易染上猪油皮病。猪痢疾与鞭虫症的相互的的侵害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猪气喘病引起猪咳嗽和生长停滞。若再加上巴氏杆菌的感染,会发生严重的肺炎。猪蓝耳病(PRRS)患猪感染细菌性肺炎或沙门氏杆菌症常使疫情更加严重及死亡率增大。这些例子皆证明越多病原存在,疾病的状况越复杂,治疗也更棘手。
2、猪只越多,控制疾病越困难
病原体需要易感宿主来繁殖。一只易感的猪只被病毒感染时将会排出大量病毒颗粒污染环境。当传播力强的病毒被带进易感猪群时,短时间内整个猪群将出现疾病爆发。猪只越多,疾病爆发期将延长,原因是易感猪源不绝,每天都有易感猪出生。猪瘟爆发于大猪场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控制。离乳的仔猪本来是健康的,一旦被移入污染的离乳栏时便开始发病;其实,许多病原在宿主体外生存期不长,只好将离乳仔猪移入受污染的离乳栏。相反的,批次分娩或“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就有控制疾病的可能。因此,如果想以大规模方式养猪,最好以建立几幢隔开的建筑单位而不是一幢大建筑物。3、引种越频繁,疾病越多发购买新种猪入场时,也容易带入潜伏在新种猪的病原。
为了达到更好的病症控制,应尽可能向一所农场购买种猪。不同的农场有不同的疾病。从许多农场引进猪时,带入许多别的农场的疾病。引进带菌猪是农场疾病传染的重要途径。即使是普遍的大肠杆菌或轮状病毒,随着引进不同的血清型,而本场猪只对此型抗原无免疫力而造成疾病问题。同样的原理,当种猪场从不同国家收购种猪时,也会从国外引入新血清型的病原或新的病原。
即使没有引进新的病原,然而,引进地的新母猪则可能对本场的肠病毒没有免疫力。结果它们的头胎可能产下许多木乃伊胎儿。另一个来自各地的各种病原将综合的侵害猪群,使猪场的病况复杂化。
4、猪龄越长、免疫力越强
免疫力随着猪群成长而增强。年长母猪的免疫力比年轻母猪的强,这便是为何来自年轻母猪的仔猪的下痢比较严重。当引进大批年轻母猪时,猪群整体的免疫力也随着降低,因此种母猪的更新应有计划地进行,每年更新以不超过母猪群的30%为宜。
5、病原在环境的存活力越强,其疾病越难控制
一些病原微生物在猪体外能存活较长的时间,如轮状病毒和细小病毒,沙门氏菌及布氏杆菌等,这类的微生物不容易被消灭。要控制其诱发的疾病也较困难。
6、猪群之间的距离越远,疾病的传播越困难
最大感染源常来自其它猪群,猪群之间距离不要太近,其距离以地形,猪只饲养密度及该地疾病情况而定。年龄不同的猪只不应混养一起。猪场工人应避免相互串舍以免病菌四处传播。除了猪舍之间应隔开,猪场之间也应保持一段距离。
控制猪群病症的原则
1、农场应建立於偏僻的地方
猪场之间的距离对控制疾病有关系。猪场的位置应与其他场保持一段较长的距离。由於面对土地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有时只有集中某一地区养猪。从处理农场排泄物的观点看,地形集中养猪区是有益的,但是对於控制疾病却有害。养猪场稠密的地区常面对疾病蔓延而无力彻底控制其危害。
2、猪场四周最好建立围墙
猪场过分集中且猪场周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旦有传染病爆发是难於控制的。因为猪场之间来往的人、狗猫或老鼠都可能是病菌传播的媒介体。很多的猪病皆可在这类密集养猪区出现。所有猪场都应该建立围墙,至少可以阻止车辆和其他动物任意进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10/2011-07-13/1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