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篮耳病和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某养猪场有中、小猪和公、母猪共 1200多头。该场为节约成本,所以猪舍建筑较为简陋,且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猪只虽然全部注射过猪瘟苗、猪链球菌苗、猪口蹄疫苗、猪伪狂犬疫苗和猪三联苗,但由于饲养环境差,从 2006年2月上旬起,连续2周出现病死猪37头。对发病猪只紧急用地塞米松、长效菌素、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王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死猪现象。

    (一)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39~41℃,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困难,口、鼻、耳朵等呈蓝紫色。病程较长者,皮肤充血或发紫,个别小猪出现水样腹泻、贫血、黄疸。病重猪只严重咳嗽,步态不稳。

    (二)剖检病变

    胸腔内有大量的混浊液体,腹股沟淋巴结、脾脏淋巴结重度肿大。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血样渗出物。肺部质地坚实,颜色灰暗,呈花斑状,切面易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呈现花斑状坏死灶。脾脏肿大。肾脏苍白、散在白色病灶。

    (三)诊断

    根据其临床特点以呼吸道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口、鼻、耳朵呈蓝紫色。解剖特征,其病变部位也主要在肺部,肺脏坚硬呈灰暗色花斑坏死。在预防接种和用药治疗方面,猪群全部采用过猪三联苗、猪链球菌苗、伪狂犬疫苗等进行注射预防。药物选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而用发病康复后的猪只血清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据此,诊断为猪蓝耳病(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和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

    (四)防治措施

    鉴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目前还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注射疫苗防治。对已发病的猪只,采用发病康复后的猪血清进行注射治疗,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

    1、40公斤以下猪,每头用血清4毫升+丁胺卡那0.3毫升+病毒唑0.2毫升,肌肉注射。病猪注射2次,间隔时间2天。

    2、40公斤以上猪,每头用血清6毫升+丁胺卡那0.3毫升+病毒唑0.2毫升,肌肉注射。病猪注射2次,间隔时间2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猪 坏死 病毒 口蹄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