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传染性因素引起猪肢蹄病的防治


    1 预防措施

    1.1 圈栏结构应设计合理,损坏后及时维修,防止误伤。种猪舍地面平整、防滑、防阴冷潮湿。运动场及配种圈要求软地面,防止利器及硬物造成肢蹄损伤。

    1.2 杜绝粗暴对待、硬物驱赶、突然惊吓,防止机械损伤。

    1.3 仔猪出生时断尾、断脐后严格消毒,保持圈栏、产箱的清洁卫生,防止病菌侵入血液,吃乳前母猪乳头用0.1%高锰酸钾严格消毒,防止病菌通过口腔或剪过的牙齿侵入机体。

    1.4 圈栏、产床及时维修,防止对仔猪造成皮肤、肌肉损伤。

    1.5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度适宜,合理控制湿度、防止贼风侵袭、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数量,控制病菌的繁殖。

    1.6 注射器械定期蒸煮消毒,坚持一猪一针或一窝一针,用后消毒或放在清洁无菌处妥善保管。

    1.7 仔猪去势严格做好术前术后消毒。

    2 治疗措施

    2.1 肢关节炎应早发现、早治疗。前期推荐药物:(1)链球菌感染,用青霉素10万单位/千克体重、链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30%安乃近5~10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用3天,或者用普鲁卡因青霉素3万单位/千克体重局部环状封闭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2)猪丹毒杆菌感染,用青霉素20万单位/千克体重、30%安乃近5~10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3)支原体感染,用泰乐菌素10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4)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用青毒素10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两次,或者用磺胺噻唑第一次145毫克/千克体重,以后改为72毫克/千克体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后期则要切开引流,按局部脓肿处理。

    2.2 治疗脓肿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恰当时机切开引流,浅部脓肿宜迟不宜早,深部脓肿宜早不宜迟。切开排脓后用双氧水清洗,检查有无异物和坏死组织,每日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用碘酊棉球涂擦创腔,而后用青霉素鱼肝油纱布条疏松填塞作引流,至肉芽生长填满创腔。关节部的小脓创不宜切开排脓,用注射器抽出脓液,再用0.1%高锰酸钾冲洗,而后注入庆大霉素5~10毫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霉素 安乃近 普鲁卡因青霉素 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