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又名哈什蟆,是我国蛙类中一种有较高价值的经济动物。雌性林蛙的输卵管之干品称为"蛤蟆油",是滋补强壮之佳品。鲜活林蛙肉质细嫩美味,更是日受人们青睐的名贵肉食品。
1、林蛙的生物学特性
林蛙一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水中生活期和陆地生活期两个不同阶段。水中生活期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上旬结束。林蛙捕食活的食物,主要是节肢动物,其次为蛛形纲和多足纲动物。
2、三池建设
目前养殖林蛙主要是人工繁殖和培育林蛙的蝌蚪,经变态发育为幼蛙后即散放到山林中任其自由活动采食,待生长发育成熟后(二龄以上)在秋冬季节捕捉加工成商品。
(1)场址的选择
根据林蛙的生活习性,场址必须建在周围有大面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地方,而不能建在纯针叶林,尤其是大面积落叶松附近。场内应有宽1-3米,水深30-50厘米的小溪,全年水量充足,且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2)繁殖场由一些规格和用途不同的水池组成,其中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变态池要建在放养场附近,以便蝌蚪完成变态后能立即转入森林中。
产卵池面积以每个20-30平方厘米为宜,矩形。一般设在上游水渠附近。
孵化池以6×4米长方形为佳。
饲养池是数量最多的池子,池型以10×4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30-50厘米,在池内设置3-5个"安全坑",防断水时蝌蚪因干枯而死亡。坑内衬以塑料薄膜,上压一层土,防止薄膜被冲走。
一般每个繁殖场培育1000万只左右的幼蛙比较适宜。
3、繁殖技术
(1)林蛙的繁殖特点
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初生后24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1000-2000粒/只。达到性成熟的林蛙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2)人工繁殖方法
种蛙可在春秋两季捕捉必须准确掌握时间,4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秋季捕捞最为方便,且秋季林蛙数量较多。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捕蛙可用麻袋或筐篓。
经过选种后秋季捕的种蛙冬季要集中越冬贮存,可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法越冬。越冬后的种蛙在水温升至5℃以上时应按1:1的雌雄比例放入产卵笼内,放置密度为200-300对/平方米。装好产卵笼要立即放入产孵池,池水深度40-50厘米。笼子要吊起,笼内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待抱对产卵后,(产卵最佳期水温为10℃),把同一时期的卵及时拾到同一孵化池,避免生出蝌蚪时发生大吃小现象。孵化池中放置密度以10-15团/平方米为宜,孵化初期水温要保持6℃以上。后期为15-20℃最高不能高于25℃。
一般经过15-20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刚孵出时可采用高密度放养,出生后的第10、20天及30天进行几次疏散,使最后的密度在500-1000只/立方米。蝌蚪出生5-7天后即可喂食,饲料由豆饼、玉米面、青菜、糠渣等构成,饲料需粉碎加热熟制后饲喂。前期(7-15天)每天可投饵一次。在生长高峰阶段(25-30天)应勤投饵,每天喂3-5次到后期(30-40天),蝌蚪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可适当增加青饲料比重,每天的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3-5%为宜。
(3)蝌蚪期的管理
主要是饲喂时应将饵料放在饲料板上,饲料板放置水边,防止将料直接放入水中污染水源,保持水源清洁。灌水时,水流要缓,以适应蝌蚪对静水的要求。还要通过调节灌水量调节水温。蝌蚪日龄达到20-35天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最好每2-4小时使池水更新一次,以保持水中有较多的溶氧。此期还要做好天敌防害工作(林蛙的天敌为鼠和蛇)。
(4)变态期的管理
此期饲养密度可为5000只/平方米。变态期是繁殖工作的最后一环节,要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保证变态池水的供应,绝不可断水。其次要饲料充足,保证昆虫的供给,可以通过池中堆放青草、粪肥或灯光诱虫来引诱更多的昆虫,同蝌蚪期一样做好天敌防除工作。
经变态10天左右,幼蛙便离开池塘,沿父母走过的路走进森林。
4、林蛙的加工
林蛙入水后的散居期,即九月下旬是其捕捞的最佳时期。也可在9月中旬林蛙下山时,挖沟拦截林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linwa/2010-05-21/3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