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沸石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沸石是1956年由瑞典矿物学家Cronsted首次在玄武岩中发现,因沸石在加热至熔融时,拌有沸腾现象而得名。沸石是火山熔岩形成的一种架状结构的铝硅酸盐矿物。目前已知的沸石有五十多种,应用于养殖业的天然沸石主要的是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它含有畜禽和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这些元素都以离子状态存在,能被畜禽及水产动物所利用。此外沸石还具有独特的吸附性、催化性、离子交换性,离子的选择性、耐酸性、热稳定性、多成份性、及很高的生物活性和抗毒性等。所以一经发现,沸石就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化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各各领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沸石都已商品化。美国、俄罗斯、日本等许多国家饲用沸石添加剂都年产万吨以上,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中。我国目前已发现150多个沸石矿,分布于21个省。我国应用沸石才刚刚开始。所以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一。沸石的作用机理与性能

  沸石有独特的矿物结构,其结构为三维硅氧四面体和三维铝氧四面体,这些四面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晶体骨架。沸石的矿物骨架是一开放性的,具有很多的大小均一的通道和空腔(3- 11 )。在这些孔穴和通道中吸附着金属阳离子和水分子,这些阳离子和水分子与阴离子骨架间的结合力较弱。沸石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它所特有的性能。

  沸石晶体内部的孔穴和通道的体积约占晶体总体积的一半以上,在孔穴和通道中存在许多沸石水,经加热水分可以逸失。失水后的沸石,形成了表面积很大的孔穴,一克沸石孔穴和通道的内表面积可达500~1000平方米。这种多孔结构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吸附大量的有极性的分子(如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另外在动物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及有毒气体(如氨、硫化氢等)可随时被吸附,吸附的有害物质将被排出体外,从而减弱有害物质对肠道的危害。这对维护畜禽和鱼虾肠道健康,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十分有利的。

  沸石孔穴和通道中的阳离子还有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性能。可将对动物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除掉。使有益的金属离子被释放出来。这对动物充分摄取矿物质营养提供了条件。在动物肠道中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是缓慢进行的,有益矿物质离子的释放更有利于动物吸收。由于沸石还可延长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因而使饲料的利用率得以提高,机体的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疾病减少,更有利于动物生长。

  因沸石的骨架是由硅、铝、氧等元素构成,在电场的作用下孔穴和通道中存在着许多如:镍、锰、钛、钼、硒等金属阳离子,这些金属阳离子都是肠道消化酶的激活物质。反应物分子通过扩散进入到沸石内部,在金属阳离子的催化下被激活。反应生成物再通过扩散被释放出来。参与消化活动。沸石的催化性能大大提高了动物体消化酶的活性。此外,沸石还有刺激动物的消化道的使用,使动物肠粘膜厚度增加,肠腺发达,肠绒毛增多,且排列致密、规则,促进消化液分泌。因此喂食动物沸石后,可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沸石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沸石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2令草鱼饲料中添加5.0%(150目)斜发沸石粉,可使草鱼成活率提高14.0%,相对生长率提高10.8%,饲料系数降低0.28,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27.0%,而肝胰脏蛋白酶酶活性不受影响。对血液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BT)、肌酐(CR)、胆固醇(CH)和总三酸甘油脂(TG)等生化指标及草鱼骨肉品质无不良影响(陈建明1992年)。

  试验在草鱼鱼种和成鱼饲料中添加5.0%沸石粉或添加2.5%沸石粉+2.5%过磷酸钙(化肥)。结果添加5.0%沸石粉组,草鱼的生长、肥满度、背肌成份、血红蛋白以及饲料消化率等项指标均比末添加沸石粉的对照组和添加沸石和过磷酸钙各2.5%组更好。添加沸石粉组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还改变了草鱼体形而成优质鲩。试验还指出添加沸石粉的量,对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等血液指标有影响,对血糖(BG)、红细胞比积(%)、血钙(Ca2-)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酸脂(TG)等指标影响不显着。(陆清尔1992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草鱼 载体 饲料添加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