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实用技术



   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短尾族梭子蟹科,是著名的大型海产食用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蟹遍布我国沿海,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福建省福鼎市杨岐垦区虾塘开始试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共收获梭子蟹6350公斤(其中雄蟹2100公斤,雌蟹4250公斤),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为增63.5公斤,投入产出比1:3.1,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技术与方法

  (一)场地选择

  养殖地点选择在无污染、水质清晰、不受风浪影响的杨岐垦区内2口50亩池塘,海水比重在1.010-1.020之间,平均水深1.5M,最深处2米以上,透明度40-60cm,底质为泥沙质,化学耗氧量4.2g/l,氨氮含量低于0.3g/l,H2S含量0.008g/l。

  (二)养成

  1、池塘改造
  将池底翻耕20cm,曝晒,在离堤2米处,挖一道深1米,宽2米的环沟,检查闸门、拦网是否破损,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2、清池
  放苗前一个月,进水30cm,加生石灰50ppm,浸泡3天后,冲洗干净。
  
  3、生物饵料培养
  放苗前10天,进水60cm,施N肥(尿素)20ppm,池水呈微黄绿色时,开始投活低值贝类80担,均匀播入池底,做为活体备用饵料。

  4、投苗
  (1)苗种来源与运输:养殖苗种从自然海区捕捞,每年农历4月初,海区开始出现梭子蟹苗,一般幼蟹甲壳为小指甲大小时开始捕捞,背甲长约0.6-0.7cm的蟹苗每500克3000-4000只。运输方法一般是用蟹苗专用箱加入适量锯末陆上运输。由于梭子蟹苗较易脱水,运输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24小时。
  (2)投苗:农历4月上旬开始投苗,投苗量根据海区蟹苗规格而定,一般背甲长0.6-0.7cm幼蟹,投苗量每亩为250克(约1500-2000只),蟹苗在50克以上,每亩投放量25公斤(500只),放苗时将死、伤、病苗剔除,幼苗入暂养池暂养,中苗直接放养。

  5、养殖管理
  (1)投饵管理:梭子蟹食物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新鲜、不受污染,低值小型贝类、小杂鱼虾是梭子蟹喜食的饵料,投喂量与养殖梭子蟹大小、数量及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投喂量幼苗时按体重100%,随着蟹体重增加投喂量逐渐减少,蟹体重达50克以后,投饵量控制在体重的10%左右,饵料大部分投放在滩面的饵料台及其附近,少部分散投,一般以投饵后3个小时的摄食时间来衡量投饵量或多或少,并给予及时调整。天气沉闷或降大雨时,饵料应少投或不投。
  (2)水质管理:一般每隔3-5天换1次水,换水量在30%--50%,既要保证水质清晰,又要保持环境稳定,若遇持续暴雨,要设法将上层池水慢慢排出,注入盐度较高的新鲜海水,使海水比重保持在1.015以上,进排水时,要勤观察,如果遇上赤潮水,禁止交换水。
  (3)病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持良好水质,投喂优质新鲜饵料,在高温期间定期投放抗生素。
  (4)其他管理:定期巡逻,做好防逃防盗等工作。

  6、收获
  农历11月开始收获。采取排干法收获,将水排干、捕净,并将雄蟹与雌蟹分开,分别用橡皮筋将大螯绑住。雄蟹出售(梭子蟹如不及时捕捉,交配后将开始死亡),雌蟹入暂养池暂养育膏,育至农历12月中旬开始捕捉上市,在育膏期也应投入适量优质饵料(如?鱼等)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肥满度。

  二、结果与讨论

  1、生长、生活习性
  三疣梭子蟹属底栖甲壳动物,栖息于近岸、浅海中,昼伏夜出,善游泳,性活泼,贪吃,易自相残杀。梭子蟹生长不具延续性,只有通过蜕壳才能生长。蜕壳是蟹生长期间最脆弱的时候,极易受到攻击。一般背甲长0.6-0.7cm梭子蟹幼苗经过10次左右蜕壳变为成蟹,4-5月份蜕壳6次,其它每个月蜕壳一次,蜕壳生长到农历9月中旬基本结束,雌蟹在最后一次蜕壳后开始交配,性腺开始发育成熟,雄蟹交配结束后开始死亡,因此在收获时雌蟹比例比雄蟹大。

  2、水温、水质、气候与摄食关系
  黎明或黄昏时,梭子蟹摄食活动最强烈。水温25℃-30℃时,梭子蟹食欲最为旺盛,当水温低于15℃或超过35℃摄食量有所下降,当水温降至10℃以下,基本停止摄食,开始越冬。水质不好,天气沉闷时,应控制投饵量,以免残饵过多败坏水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历 成活率 贝类 翻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