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池塘微生物状况:
(1)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组成:对虾养殖池塘中,浮游细菌比重占池塘有机颗粒的24%,浮游生物占16%,说明养虾池塘中,细菌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虾养殖池塘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相同;底泥泥浆中,细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不受水温影响。因此,在养殖中后期,如何控制池塘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是预防对虾疾病暴发首要考虑的问题。
(2)混养池塘中微生物状况:在养殖初期,鱼虾混养池水中的异养菌总量和硝酸盐还原菌数量较低,但高于对虾单养池;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养池中的菌量急剧增加,而混养池中增长幅度远低于单养池;混养池塘中的弧菌数量一直低于单养池,混养可通过对养殖生态系中细菌的激活和调节作用,调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其保持高速、稳定运行,为对虾的生长提供一个健康而稳定的环境。
3、池塘有机物转化情况:
(1)对虾池塘含氮有机物情况:对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要求较为严格,氨氮要控制在0.1mg/L以内;亚硝酸氮超过0.04mg/L就会对对虾产生毒害。对虾单养时,池塘水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养殖前期的生态系统相对处于平衡状态;在养殖中后期时,浮游生物、大量残饵和有机碎屑没有被利用而浪费,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随着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的逐渐升高,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加、溶菌和抗菌活力逐渐减少。亚硝酸盐还可通过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导致虾血细胞数量和血蓝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出现组织缺氧,摄食量降低。
(2)混养池塘中N、P的转化:通过鱼虾混养,池塘中物质循环更顺畅,加快了池塘有机物的转化,减少了养殖过程中N、P的沉积。在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池塘中,对氮的绝对利用率为20.12%,大于单养对虾时的11.52%;在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池塘中,对磷的绝对利用率为12.63%,大于单养对虾的10.88%。对虾-罗非鱼-缢蛏混养相比于单养对虾,将输入的氮的利用率提高了85%,而将饲料消耗降低了26%。通过罗非鱼、对虾、缢蛏混养,可提高N、P的总绝对利用率,平均比单养对虾提高了77.2%和118.9%。
4、池塘pH值情况:
一般认为,pH值在8-8.6时最适宜对虾的生长发育。从整个养殖过程来看,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单养池塘的水体pH值有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养殖中后期积累于池底的残饵和大量悬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对虾呼吸作用所引起。如果pH值低于8.0,水中硫化氢的浓度过高会诱发对虾软壳综合症及其它疾病。因此,如何维持pH值在合理范围内的稳定,是水质管理的重要举措。
池水pH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水体中浮游植物总量和演替周期,二是池塘中有机物的量和分解转化周期。在前面谈到的浮游植物种群特征中,已经充分说明了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多样化、小型化、优势种群演替相对稳定,变动幅度也相对较小,这对于池塘pH值的稳定和对虾的生长都极为有利。对于有机物的总量及转化情况,混养池塘中N、P的利用更充分、利用率更高、转化更加迅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养殖前期和养殖后期的pH值变化。
5、池塘溶氧情况:
南美白对虾在溶解氧高于5mg/L的水体中才能保持快速生长,水中溶解氧的状况对对虾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在高溶氧水体中,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对对虾的毒性减弱,高溶氧情况下氧的分压提高,有利于驱除NH3等有害气体。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溶氧充足时,亚硝酸盐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无毒的硝酸氮。因此,高溶氧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提高对虾的耐受力。
混养池塘中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不外乎顾忌到配养的品种与对虾的呼吸耗氧和排泄污染发生矛盾,实际上,养殖生物的呼吸只占池塘氧支出的15%左右,而悬浮有机物的消耗却占65%以上,如果混养系统中的COD能有效控制(因为COD减少而增加的溶解氧远大于因配养品种的呼吸而消耗的溶解氧),鱼虾混养池塘中溶解氧的管理会更简单有效。
6、混养对产量的影响:
虾塘COD在2mg/L以下时,不利于饵料生物生长繁殖;COD值在2-6mg/L时,能有较适宜的DO值和pH值,对虾的生长较快,规格较大,成活率及产量较高; COD在6mg/L以上时,其值越大,DO值越低,氨氮增高,对对虾的毒性增强,造成对虾生长缓慢、成活率低、产量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9-09-10/15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