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关于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调查与思考




  2、东洞庭湖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东洞庭湖水量大,自净能力强,水质条件好,其近周系河湖物沉积的广阔平原、沼泽土层深厚肥沃,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茶、麻、猪、鱼、禽等农产品大型生产基地,也是生态农业开发的宝地。东洞庭湖优良的水运条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开放的水文生态环境具有的较强排污能力,对于吸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大潜力,将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把东洞庭湖区打造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食品饮料、轻纺工业、建筑陶瓷、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和现代物流基地。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休闲农业的不断壮大,将进一步激活旅游发展的潜力。另外,东洞庭湖作为城市中的水体,对旅游、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难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东洞庭湖的管理关系不顺,存在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等现状。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开发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没有实现“宜林则林、宜芦则芦、宜渔则渔、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立体开发。在综合治理上,有害业次依然存在,围垦填地的直接侵占破坏、乱挖滥伐、水土流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违法水工建设、违法捕捞猎鸟等危害没有彻底根除。在保护措施上,人工放流、湿地恢复等生态保护项目扶持力度不大,投入较少,效果不明显。

  二是经济发展基础差的问题。防洪保安方面,洪水仍然是最大的威胁,一些垸区依然有着内渍外涝的忧患,堤垸建设缓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交通建设方面,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区域之间的水陆交通不能相互畅通、相互影响,制约了区域之间的互动发展,部分地区交通条件薄弱。能源建设方面,供电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方面,存在着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

  三是统筹发展能力弱的问题。就目前来说,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内,片面的条块分割、分级管理,导致各地区各自为战,发展指导多元化、本位化现象严重,未能实现在城市建设和产业上的错位发展,未能形成抱团发展和互动发展共识,很难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产业布局也有待优化。

  四、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加快岳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长远规划,科学布局。一方面,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融相生。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中,要集中体现五个有机统一,即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自身发展与周边联结互动的有机统一。要统筹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内环境保护、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及城镇化格局,科学规划,分区布局,确定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让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综合开发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融入两型社会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主动对接和融入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洞庭湖区人口众多,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都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节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能源、生物和矿产,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产业体系,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价值。

  二是要综合治理,合理开发。洞庭湖区的治理与开发应当同步进行。治理的目的是减轻湖区的洪涝灾害,减少外来泥沙在湖盆中的淤积,强化其调蓄功能,延长湖泊的寿命,以确保湖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开发的目的是运用湖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挥地理区位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把湖区建设成为大的商品农业基地和高效的工业产业带,并以此创造良好的区域开发效益,不断提高湖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首先,要做好产业和城镇发展规划,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有序安排项目和协调减排治污,统筹经济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应重点建设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湖区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要处理好江湖关系、湖垸关系、冲刷与淤积的关系、蓄洪与泄洪的关系、开发与整治的关系、城镇与乡村的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特别是协调处理好洞庭湖区的人地关系,建设鱼米洞庭、生态洞庭、绿色洞庭、和谐洞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芦苇 可持续发展 芦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