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养殖管理
1.科学用水和管水 维护良好的水质不仅是养殖动物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养殖动物抵抗病原生物侵袭的需要。人工条件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中,诸如有限的养殖水体、一定的放养密度和饲料的投喂等,都人为地干预了养殖动物的自然生态,使残饵、粪便及其它代谢产物的数量大大增加,引起水质参数急剧变化,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科学用水和管水,是通过对水质各参数的监测,了解其动态变化,并及时进行调节,以纠正那些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各种因素,一般来说,必须监测的水质参数有:溶解氧、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未离解硫化氢、水体透明度等。
2.加强日常管理,谨慎操作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很多,主要有:定时巡视养殖水体,最少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养殖水体的水色和养殖动物摄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对池塘或网箱进行定期或经常性的清除残饵、粪便及动物尸体等清洁管理,勤除杂草,以免病原生物繁殖和传播;日常管理操作应细心、谨慎,避免养殖动物受伤,进而杜绝病原入侵生物体;疾病流行季节和水温高温期应尽量不使用网具扦捕,防止人为惊扰而减少应激反应。
3.投喂优质的适口饲料 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方法不仅是保证养殖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增强养殖动物对疾病抵抗能力的重要措施。自然水体中,养殖动物摄食天然鲜活饵料,品种多样化,在通常情况下都能保证营养需要,并能使动物处在最佳状态下生长、发育;养殖水体中,由于放养密度大,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因此,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其发育阶段,科学地选用多种饲料原料,合理调配,精细加工,以保证养殖动物摄食到适口和营养全面的饲料,不仅是维持养殖动物生长、生活的能量源泉,同时也是提高其体质和抵抗疾病能力的需要。实践证明,不良的饲料不仅无法提供养殖动物成长和维护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还会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直接或间接地使养殖动物易于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在饲养技术方面也有改进的必要。一是改进投喂技术,做到科学合理投喂。尤其在发病高峰期,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大,水生动物应激反应强烈,在按照常规做到“四定”投喂的同时,要酌情节制投喂,以防肠炎病的发生和蔓延;二是改进施肥技术,在做到“四看”、适时、少施、勤施的同时,应根据水温和水质的变化规律,改变肥料结构,如以鲢、鳙为主的高产鱼池,基肥可全部施用有机肥,春秋季节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夏季则施用无机肥,这样既有利于水质的肥、活,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又确保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充足,从而减少浮头、泛塘现象的发生。
五、正确认识生产中的淘汰死亡
事实上,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死亡现象主要是由于养殖个体活力弱、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当环境不良时,在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下,感染疾病并导致的死亡。对于这种弱体的淘汰,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养殖群体中存在个别弱体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不仅占用有限的水体空间、消耗饲料资源,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整体的商品规格和质量。因此,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弱体的淘汰,容忍弱体的死亡。相反,如果我们使用化学药品控制这些个体的死亡,除了会造成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和污染水域环境外,还会杀害水体中有益的微生物,造成水体微生态系统失调。总之,用药物防治疾病只是暂时性手段,而非药物防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希望之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8-08-21/15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