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开始进入夏季,温度升高,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但6月份正值“黄梅”季节,天气炎热多变,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虾、蟹类摄食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物质增多,发酵分解速度加快,致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水体中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大量繁衍,感染侵袭鱼体,造成病害的大量发生。
这个季节鱼病防治的主要原则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基本方法是生态预防与药物防治相结合。
一、水质调节:
1.河蟹池塘应种植多品种水草,并管好控制好水草。水草种植品种为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黄草等,水草的覆盖面为40%左右,不宜让水草疯长,过多易造成池中缺氧。伊乐藻生长区水深应控制在1米以内,否则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伊乐藻容易脱根腐烂,败坏水质,最后河蟹发生死亡。
2.鱼、虾、蟹塘应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的含量,促进菌相与藻相的平衡。
3.确定外来水源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定期换水。换水比较困难的鱼池要合理使用生物制剂,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对于水质较清、水位较低、有青苔出现的鱼池,在加高水位的同时,可以适当施肥,使池水保持黄绿色或黄褐色,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 cm,施肥时要少而勤,做到“三不施”,既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中、晚不施。总之应保持池塘水的相对稳定,以防水质变坏及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4.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晴天午后开机,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夏天温度高,白天池塘水易造成上下分层现象,晴天午后开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抑制底层厌氧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6月份正值“黄梅”季节,天气炎热多变,晚上应加强值班和巡塘,尤其是是闷热的天气,注意观察“浮头”,切不可造成“泛池”。
二、灵活适量投饵
夏季投饲量大,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鱼摄食过量,尤其易患肠炎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不投。水质肥爽正常投饵,水色淡增加投饵,水色过浓减少投并加注新水。鱼类争食激烈正常投饵,吃食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三、定时药物预防药物防治:
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杀虫,后消毒。平时应经常投喂维生素C、大蒜素,增强鱼、虾、蟹体质。
<一>、药物预防:
1.外用:
(1)杀虫:药物主要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溴氰菊脂、敌百虫、速灭杀丁等,单养鱼塘或鱼、虾、蟹、鳜鱼混养塘药物品种应根据药物说明使用。
(2)消毒:间隔20天左右一次,一般药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三氯异氰脲酸、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梅雨季节,水色变红或深褐色一般使用二氧化氯。河蟹、青虾养殖池塘一般应用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
2.内服:
一般先杀虫,杀虫药物为锉虫清、内服杀虫清等。2-3天为一疗程。
内服杀虫后再用杀菌药,如恩诺威(主要成分恩诺沙星)、氟乐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3-4天为一疗程。
<二>、药物治疗:
所用药物品种基本与预防药物相同,实行外用内服双管齐下。外用杀菌药物一般应连续使用两天,内服药物应适当拉长疗程时间,一般为4-6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8-07-16/15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