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珠三角爆发大规模虾病 部分地区全军覆没


对虾发病多导致整体生产延后

  湛江的土塘养虾排塘率超过80%,部分地区甚至全军覆没,基本都是红体病

  温度多变的阴雨天气极易引发病害。□曾进摄

  今年以来,两广和海南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形势一直严峻。受天气多变及虾苗健康程度的影响,各地对虾养殖普遍发病,很多虾池排塘。现在很多养殖户重新买苗投放,对虾整体生产延后。

  刘经理一直在珠三角地区做虾苗销售的生意,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这次虾病对珠三角地区的侵袭比往年都厉害。因为死虾而重新放苗的养殖户很多,在5月他所卖的虾苗和3、4月一样多,销售量达到了1000多万尾。

  他对记者说,就养殖户买苗重放的情况来看,发病的情况在珠三角地区很广泛,而且普遍比往年严重,最严重的是台山、斗门和中山、番禺地区。他说,台山和斗门的发病率达到70%-80%;中山和番禺的发病率在50%-60%,个别镇达到70%-80%。主要是红体病和白斑病,其中白斑病比较严重。很多地方的虾苗在入池30-40天后纷纷染病。

  珠三角地区的土塘多为连片分布而且水源相通,在这样的情况下,病害很容易传染,传播速度也快。据了解,虽然往年在这段时间,虾塘都会发病,但今年特别厉害。

  从今年清明后到5月中旬,湛江新放苗的虾塘大规模暴发病害并排塘,但在土塘与高位池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据了解,湛江的土塘养虾排塘率超过了80%,部分地区甚至全军覆没,基本都是红体病。而在高位池的情况相对好些,清明前放苗的部分养殖户绝大部分出现病害,而少数清明后放苗的,排塘现象只占20%-30%。

  湛江某虾药厂黄经理对记者表示,湛江地区清明前放苗的几乎都排塘了,5月中旬开始大量补苗。到现在为止,补苗的情况还算正常,“这次出问题的虾苗,一般都只养了20-30天,养殖户都能积极重新补苗。但也有不少养殖户因为补苗后,又再次排塘,到现在只好空着塘。这样的情况,养殖户每年都经历。”黄经理无奈地说,“本来6、7月份正是我们回收资金的时间,但今年不行了,要等到9月份。”

  除广东外,海南今年对虾的排塘情况比去年严重,据业内人士估计超过60%,比去年同期多20%-30%。文昌市翁田镇的韩老板告诉记者,3、4月份突然降温,使得当地虾苗发病严重,主要暴发红体病,排塘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另一个原因是苗种质量混乱,部分饲料厂生产的一代苗,比去年同期的质量明显下降,某外资品牌虾苗有四成左右排塘,而国联等新秀虾苗的市场反映较好。

  5月份以来,海南补苗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导致虾苗供应紧张,表现在一代苗缺口大,二代苗也受追捧。据了解,以前在岛内的二代苗主要供应北方市场,岛内养殖户使用不多,但今年由于排塘面积增加,虾苗消耗量大,因而供求关系有所转变,0.8厘米的二代苗已卖到50多元/万,一代苗还是保持在130-200元/万。记者了解到,一代苗高温季节只要60多天就可以出虾,后期的风险会相对变小,特别是可以避免‘耗底症状’的发生。现在高位池养殖户在第二造都愿意投放一代苗,市场缺口越来越大。

  各地的业内人士都认为,造成今年虾病肆虐的主要原因是天气作祟。从清明以来,天气异常变化,气温反复升降造成了虾苗生长缓慢,体质变弱,土塘养殖的情况特别明显。由于这样的天气,各地区土塘的地温上升很慢,不断出现的短期阴雨天也使池塘环境雪上加霜。

  据了解,红体病毒的活动温度范围是20℃-26℃,今年的虾池水温反复在这个范围内徘徊,大大加剧了病毒的发作强度,造成了今年普遍出现虾苗在入池20-40天时,大批染病死亡的现象。(记者孙岁寒 曾进 庹朝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明 中山 病毒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