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苦熬三年发现的秘密


[内容速览]福建省的东山县,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养殖牙鲆鱼,年产量很快达到了400万公斤,但从2004年起,牙鲆鱼的价格一路走低,养殖户们苦撑三年,终于发现了东山牙鲆鱼的市场优势。 <a href=# target=_blank>
<a href=# target=_blank>

  这种鱼原本生活在深海。

  厦门铁路企业公司总经理 林克明:“游动的话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深海游动非常快。”

  然而在大多时候,这种鱼就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石块一样,一动不动地潜伏在水底。

  厦门铁路企业公司总经理 林克明:“在生长过程当中,状况好不好就看它的浮底,浮底稳定说明这条鱼是优质的。”

  这种鱼叫牙鲆鱼,在南方又叫皇帝鱼。牙鲆鱼在游动的时候,有着极大的冲力。

  2000年,林克明所在的厦门铁路企业公司把牙鲆鱼从山东青岛引进到福建省东山县。也正是在那年,东山县陈城镇的陈吉文第一次见到了牙鲆鱼。

<a href=# target=_blank>
<a href=# target=_blank>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养殖户 陈吉文:“以前养虾,一斤10几元钱就不错了,人家赚了就不错了,何况牙鲆鱼一斤是50几元,感觉就是有点养得好的话效益肯定好。”

  牙鲆鱼一公斤100多元的价格打动了陈吉文。可让陈吉文没想到的是,包括他在内,很多看好牙鲆鱼的养殖户在后来被卷入了一个长达三年的市场低迷期,直到2007年才出现转机。

  那么在三年时间里,东山的牙鲆鱼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牙鲆鱼又是如何走出市场低谷的呢?这些都源于2002年的陈吉文的一笔投资。

  2002年,陈吉文壮着胆子买进了2万多尾鱼苗。养殖半年后,效益出来了。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养殖户 陈吉文:“2002年 差不多一条鱼的效益,可以说非常可观,一条鱼将近20元钱的收益。”

<a href=# target=_blank>
<a href=# target=_blank>

  当时牙鲆鱼一公斤卖一百多元,陈吉文的两万多尾就赚了三十多万,这个消息在当地很快传开,这让很多原本不敢养殖牙鲆鱼的人动心了。短短两年时间,陈城镇的养殖户达到了300多户,年产量达到400万公斤。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副镇长 林俩加:“2002年 2003年的时候,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那个时候东山的养殖量也比较少,所以那个时候市场价格还有其它方面都非常好。”

  就在当地人养殖牙鲆鱼热情高涨的时候, 2004年年末,牙鲆鱼市场突然逆转,牙鲆鱼的价格从每公斤100来元迅速暴跌到30多元。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牙鲆鱼养殖户 张振坤:“没钱赚,那肯定要亏本,那个苗一尾要10来元钱,还有饲料 租金 工人的工钱,那肯定要亏本。”

<a href=# target=_blank>
<a href=# target=_blank>

  面对市场的突然变化,养殖户的第一反应就是牙鲆鱼养殖规模上的太快,市场有些供大于求。不过,很多养殖户并不想放弃牙鲆鱼。放弃意味着以前的投入打了水漂,同时谁都想熬到最后等到个好行情。可是怎样熬过市场的低潮期呢?包括张振坤在内的很多养殖户想到了吊养。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牙鲆鱼养殖户 张振坤:“跟硬池不一样,水都是直来直去的,这边进那边出,直接从外海过来的会低。”

  记者:“吊养的话,是不是成本上比硬池低一点?”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牙鲆鱼养殖户 张振坤:“会低。”

  吊养是从室内养殖转移到浅海进行网箱养殖。吊养的话仅电费一年就比室内节约几万元。此外,养殖户还发现了一个节约成本的办法。

<a href=# target=_blank>
<a href=# target=_blank>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副镇长 林俩加:“应该从苗种的育苗,这个技术进行攻关,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不用拿半成品过来,被人家赚一把。”

  吊养和育苗的确降低了成本,可是苦熬两年之后,养殖户们发现,牙鲆鱼市场价格依然低迷,再这样下去很多养殖户撑不下去了。最后大家最后达成一个共识,应该弄清市场低迷的内幕。

  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养殖户 陈吉文:“到最后大家由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我们东山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的调查反映出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牙鲆 育苗 饲料 其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