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蓝白对虾大比拼


蓝对虾在分类学上属对虾科、滨对虾属,又名细角对虾。它主要分布于墨西哥至秘鲁东的太平洋沿岸。蓝对虾是墨西哥对虾养殖业中居第二位的重要经济种,仅次于白对虾。该种是西半球第二大对虾养殖种类,养殖产量居全球第七位。白对虾产量居全球第二位。自2000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从青岛将蓝对虾引入我省进行养殖和推广以来,当前蓝对虾的养殖已逐步铺开,即将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养殖的优良对虾品种之一。由于蓝对虾与白对虾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必须仔细观测才可区别清楚,最近有不少虾农把蓝对虾误认为白对虾,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特撰此文将蓝对虾区别于白对虾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形态学上的区别  另外,蓝对虾的蓝色素体较多,亲虾体色呈蓝色,幼虾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第二触角呈蓝色;白对虾亲虾呈青灰色,第二触角呈红色。白对虾尾扇基部较窄,尾节表面平整;蓝对虾尾扇基部较宽,尾节表面有线条。根据以上介绍的几点,养殖者可加以分别清楚,最好出苗时要对方开具售苗证明,以免发生纠纷。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蓝对虾与白对虾在生态习性方面大同小异。这两种虾都是耐高温的广盐性种类,二者最适生长温度在23—30℃,最佳pH值为8·0—8·5,最适盐为10—25ppt,都能在逐渐淡化的环境中养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2克/尾的幼苗只需80—90天的养殖可达25克/尾。二者虽然在生态习性及繁殖技术方面基本相同,但仍有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如下:  1、对水温的适应性:蓝对虾如果在水温超过30℃以上的环境中,死亡率较高、生长慢;水温在30—32℃时,白对虾生长比蓝对虾快。如果在较长低水温期20℃左右的华南地区的冬季养殖,蓝对虾的生长速度要比白对虾要快30%左右。在冬季相同的放苗密度和规格下,把南、白对虾进行混养(胡超群在海南和广东进行过试验),养殖90—100天,收获时蓝对虾每公斤50尾,而白对虾每公斤为70尾。显然在低温下蓝对虾生长比南美白对虾快得多。同时发现在水温低至18—20℃时,白对虾摄食量大减,而蓝对虾摄食正常,说明蓝对虾比白对虾更能耐低温。由此可推断出蓝对虾是华南地区第三造养殖对虾的优良品种。  2、对盐度的适应性:蓝、白对虾都能在低盐度下生活,几乎在养殖期间盐度低至0·22ppt的咸淡水中养殖都能成功。美藉华人黄汉津博士也发现在盐度5ppt时,蓝对虾成活率低于白对虾,说明白对虾耐低盐能力比蓝对虾强。  在内陆淡水区域,有人在淡水池塘加入盐场卤水或海水晶养殖白对虾,虽然技术上没有大问题,但大规模发展,将会严重破坏淡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台湾学者廖一久博士也再三指出,白对虾与蓝对虾几乎都能在盐度极低的淡水之中生存,但是底泥中必须含有少许的盐分。可见蓝对虾、白对虾与能在纯淡水养殖的罗氏沼虾有着根本的区别。营养需求上的区别  蓝对虾、白对虾都是杂食性的,但二者对蛋白质的需求与罗氏沼虾也有显著区别。国外学者对蓝对虾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做了不少研究。因为各国学者试验的环境条件和饲料原料来源不同,所以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从这两种对虾的生化组成来看没有明显的差异,比较养殖的效果来看,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差异也不大。因此,国外尚未见有专门饲料。从实际的养殖效果来看,这两种对虾生长快速,但它们对营养需求还是有所不同的。其主要差异在于蓝对虾生长后期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比白对虾要高。从试验过程发现在缺乏高蛋白饲料的情况下,白对虾可利用底栖藻类继续生长,而蓝对虾的生长则受到抑制。  美国和南美一些学者指出的白对虾和蓝对虾饲料蛋白的要求是20%—35%,并认为用蛋白含量为20%和40%的饲料的两种饲料进行比较试验,养殖效果没有什么差别的结论,这在半集约化养殖或粗放养殖条件下才具有实际意义。这就相当于鱼塭养殖,养殖时间长达150天左右,雨季亩产仅100—140公斤;旱季亩产27—40公斤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得出的有关营养参数并不符合目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条件的实际。况且这两种对虾生长快,如果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营养是不可能长得快。科研人员曾用国产的一些低蛋白饲料进行白对虾养殖,其效果明显不如国产的蛋白含量较高的用于养殖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的饲料。另一方面,对虾饲料蛋白质的利用取决于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氨基酸的含量比例等因子。  因此,简单地认为白对虾和蓝对虾蛋白质含量要求低,甚至用罗氏沼虾饲料替代对虾饲料来养殖白对虾是不科学的,那样不仅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而且会加重池塘底质污染。《南方农村报》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宋盛宪 发布时间:2002-3-7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适应性 出苗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