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走出 “水华”防治的误区


  2.2.2用草木灰或生石灰杀灭“水华” 草木灰和生石灰都是碱性较强的物质,它们杀灭“水华”并非是从源头上抑制其生长,而是通过本身所具有的碱性加速水华的腐烂,从表面上看“水华”在短期内是消失了。然而,因草木灰和生石灰中含有钾、钙等营养元素,特别是钙元素有提高藻类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功能,加之死亡后的藻类体内所含氮、磷释放于水中,又促进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新的“水华”,而且数量会更多。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水温25 ℃以上时,施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后2~3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使鱼池中的“水华”形成恶性循环。

  2.2.3采取大量换水或停止施肥的方式,遏制水华的形成  虽然这两种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水华”形成,但造成资源浪费和养殖产量大幅度下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适宜的处理方法

  特别提醒渔民朋友们,切忌采取上述得不偿失的方式消除“水华”。当鱼池出现大量“水华”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消除。

  3.1及时打捞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水华”同其它藻类一样,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并具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脂肪平均含量为11%,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糖类平均含量为6.3%,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鱼苗、鱼种和成鱼的优良食料。据笔者多年试验,捞取“水华”投喂罗非鱼种和白鲢夏花鱼种,均可获得较高成活率和增重率。在鱼池下风处,将水华捞起投放到其它鱼池中,作为饲料供鱼类摄食,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达到化害为利的目的。

  3.2补放鱼种

  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高产养殖水体,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含量非常丰富而不出现“水华”。即使有少量水华出现,也很快自行消失。这是因为水中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较多,当水华出现时很快被鱼类作为食物而吃掉。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在经常出现“水华”的鱼池,每亩水面补放体重300 g左右的白鲢鱼种80~120尾;如果水质较肥,“水华”数量较大,白鲢鱼种的数量可增加到150~180尾。这样方法既有效地防止了水华的产生,又增加了产量。

  3.3均匀施肥

  放养密度较高的鱼池,施肥的间隔期不宜过长,一般以2~3天为宜,高温期最好是坚持每天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始终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25 cm之间,这样既可避免水华的出现,又能满足滤食性鱼类的摄食需要,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熊炎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藻类 浮游植物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