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附着基投放与采苗
当幼虫达到380μm~400μm时出现眼点,即开始准备投放附着基进行采苗。栉江珧幼虫发育到稚贝时,它既不像文蛤那样的典型的营埋栖生活,也不像扇贝那样的单纯依靠足丝附着于其他物体上营附着生活,而是两者兼之,栉江珧稚贝先用足在附着基、池壁或池底爬行,在适宜的时候足丝腺分泌足丝附着于砂粒上,随后以壳顶插入底质,营半附着、半埋栖生活。根据栉江珧稚贝这种附着特性,栉江珧稚贝采苗器应盛有砂粒。为了选择更好的采苗方法,我们进行了4种不同采苗方法的研究。
1.附着基种类的选择及处理主要选择细砂(用80目筛绢筛出的细砂)、扇贝用聚乙烯网片、80目网片、50目网袋。细砂用80目筛绢筛出颗粒大小在300μm以下的砂,先用过滤海水洗刷干净,再用10ppm高锰酸钾消毒15分钟,洗刷干净后备用;扇贝用聚乙烯网片、80目网片、50目网袋经0.5‰火碱沉泡24小时,洗刷干净后备用。
2.采苗密度 采苗时,眼点幼虫布苗密度为0.5粒/mL~1粒/mL。
3.采苗方法 无底质采苗法,即池中和池底不放任何附着基;池底铺砂采苗法,即池底铺有5mm厚的细砂;网袋装网片与细砂吊在池中采苗法;铺砂浮动网箱采苗法。
4.采苗结果 无底质采苗法,眼点幼虫的变态率较高,可达30%以上,但采苗在500μm以后须转入铺砂的浮动网箱或池底中,否则会影响幼虫生长和成活率,而且个体小于其他采苗法;其次为网袋装网片与细砂吊在池中采苗法和铺砂浮动网箱采苗法,变态率为30%左右,幼虫生长速度最快,个体较大,适宜于稚贝后期培育;池底铺砂采苗法较差,变态率只在20%左右。综合研究得知,栉江珧较好的附着采苗方法为网袋装网片与细砂吊在池中采苗法和铺砂浮动网箱采苗法。
5.采苗后的管理在投放附着基而幼虫未附着前,除了加大换水外,其它培育管理措施跟后期浮游幼虫管理相同。幼虫附着后到出池前,管理措施如下:培育水温随自然海水温度而变化,一般为23℃~25℃;采用常流水培育,每天分4次交换2倍水体;因幼虫在附着变态后营埋栖生活,粪便、残饵、死亡个体和分泌的黏液容易造成砂层污染而败坏水质,影响稚贝生长和存活,故需及时移池,但因采苗方法不同,移池时间也不同,一般池底铺砂采苗后5天~6天移池1次,而网袋装网片与细砂吊在池中采苗法和铺砂浮动网箱采苗后8天~10天移池1次,无底质采苗一般2天~3天用筛绢网收集起后马上转入铺砂浮动网箱采苗,并按铺砂浮动网箱采苗法管理进行,移池方法可根据幼苗的大小先用大于80目筛绢筛出的细砂颗粒、再用小于幼苗大小的筛网,将细砂和幼苗分别收集起来,在池中轻轻摆动,除去砂粒与留下幼苗,幼苗经洗刷后重新撒到铺砂的池中,因栉江珧幼苗壳极易破碎,不可用急流冲刷和大力摆动,移池需注意尽量避免幼苗损伤;附着变态后的饵料生物主要以扁藻和塔胞藻为主,角毛藻和金藻为辅,日投喂量为15万细胞/mL~20细胞/mL,日投喂12次;因栉江珧培育时水温高,微生物易繁殖,再加上移池有一部分幼苗损伤,因此在移池后连续施用2天2ppm土霉素抑菌。
稚贝附着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附着7天后日平均增长速度在100μm以上,比附着前日平均增长20μm~30μm。采苗后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除要保证有足够的饵料生物外,还要保持水质干净,并及时清除粪便和黏液。
六、技术创新点
1.亲贝升温促熟培育,可提早栉江珧人工育苗时间,为生产性人工育苗提供优质亲贝。
2.通过开发一整套独特栉江珧人工育苗技术工艺,克服以往人工育苗中出现的幼虫黏连等技术难题,可有效提高育苗成功率。
3.开发出先进的栉江珧稚贝采苗法,即网袋装网片与细砂吊在池中采苗法和铺砂浮动网箱采苗法,促进了稚贝快速生长发育,有效提高了稚贝成活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10-30/15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