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我国淡水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般养殖周期为240~270天,单位水体产量受网箱体积(网围面积)大小、技术水平和养殖对象的影响相差极大,如小体积投饵网箱产量高的可达200千克/米3以上,而大体积不投饵网箱产量仅2-3千克/米3。从全国2004年的情况来看,网箱养殖平均单产仅为11.15千克/米3,网围养殖平均单产仅0.16千克/米3,可见总体水平还是很低的。

5.上市规格和价格

中国国内的淡水水产品市场很大,各地市场需求与当地习俗有关,因此商品鱼上市规格差异较大,如一般养殖鱼类500克左右即可上市,而长江下游地区的草鱼、青鱼规格却要在3000克以上。

关于鱼价依品种而不同,一般传统养殖的鱼为6-30元/千克;名贵鱼类则50-100元/千克,甚至更高。价格特点是野生捕捞的鱼高于养殖的鱼,网箱养殖的鱼高于池塘养殖的鱼,名贵种类的鱼高于传统种类的鱼。

淡水水产品中一般青虾、白虾、河蟹等的价格要高于鱼类。

三、淡水网箱和网围养殖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供应网箱和网围养殖的种苗是充沛的,但长距离运输、车船转运等操作中会造成鱼种死亡和鱼体受伤致病;养殖品种过多,专用配套饲料生产不足;鱼种放养时未经检疫,或滥用饲料而营养缺乏及其它原因等有时会引发病害。

2.社会经济方面

从事网箱与网围养殖的企业只有少数首先研究市场问题再来安排生产。事实上从事网箱与网围养殖的渔民以个体居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生产成本,缺乏市场营销的知识和能力,依赖于中间商或经纪人。生产与经营的分离,往往出现盲目生产或生产过剩。

3.环境方面

突发性的水域污染是养殖的最大危害,网箱养殖尚可迁移,但网围养殖就受害了,还有不可预见的台风、洪水常使养殖遭受灭顶之灾。某些水域中的野生或水生动物对网箱和网围养殖也构成威胁,如龟鳖类和水老鼠会咬破网衣吞食死鱼,从而使养蕴鱼类逃逸,造成养殖的损失。

四、今后的方向和目标

为保障市场供给和增进人们健康的需要、农渔民增收奔小康的需要;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中国将持续发展网箱和网围养殖,其方向和目标是:

1.保护水环境前提下可持续地发展网箱和网围养殖

中国在网箱和网围养殖方面总体上缺少计划,无产量目标,而由各省市因地制宜地自定目标。为了保护或优化内陆淡水水域的水环境,以国家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湖、库水质标准为依据,并按其主功能(饮用、灌溉、蓄洪等)差别,禁止或允许网箱或网围养殖,同时全年进行监测,如水质达不到要求的,要中止或减少网箱或网围养殖。如天津市的于桥水库是禁止网箱养殖的:重庆市的长寿湖于2004年撤除了全部网围养殖;江苏省太湖的草型湖湾东太湖则被限制了网围养殖面积:浙江省千岛湖573公顷的水域内,为保水质不被污染,在5年内允许发展不投饵网箱73公顷,投饵网箱33公顷,这表明了我国在发展网箱和网围-上的慎重。

2.建立和完善网箱和网围养殖为主体的产业链

中国的网箱和网围养殖很多是家庭式的。近年来,许多养殖户已组成各种形式的“养殖协会”,建立和完善包括“苗种繁育-饵料供应-养殖-市场营销-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当前生产的淡水鱼尚局限于传统鱼类或本国人民喜食的特种鱼类,所以国内消费量占了90%以上,仅有部分出口的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是网箱养殖的。今后为提高效益(增加淡水养殖鱼类的出口量)和附加值,网箱养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3.以环境与养殖生态互补为基础,规范网箱和网围养殖技术

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在重视粮食、畜牧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包括湖泊、水库在内的水域资源来发展渔业,对保障食物安全和提高区域性自我供给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为使网箱和网围养殖可持续发展,必须规范养殖技术。

4.网围养殖是以有丰盛的水草为基础的,因而保护水草为第一要素

近20年的网围养殖实践表明网围区的水草在养龟一个月后消失殆尽,但网围撤除后第二年水草即恢复生长,为此我国实施的是“水下牧场中移动式圈养鱼类”方针。各大水体都有渔业管理机构,均制定了渔业管理条例。通过发放养殖许可证控制养殖面积,并合理布局,防止过度密集影响水质。通过在监测水质的同时监测水草的种类和数量变动,为网围布局提供依据。已制定了《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正在审核中),即在草型湖泊中,利用丰富的水草资源可为龟类养殖提供大量廉价饲料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不单纯从渔业自身利益出发的养殖业,而是既有鱼产量又能保护水草资源,进而保护水质的标准化网围养殖技术。它包含了水域环境条件、网围设施建造、鱼(蟹)种放养密度、饵料质量与投喂技术、饲养管理要求、捕捞和暂养技术等基本操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网箱养殖 品种 草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