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我国淡水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

1.网箱养殖

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径。上世纪80年代网箱养鱼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并具有中国特色:一为利用水库天然饵料,培养鲢、鳙鱼种,投放水库;二为不投饵养殖鲢、鳙鱼,从鱼种到成鱼配套养殖;三为用大体积网箱混养两个品种以上的鱼类。此阶段的养殖存在的问题是单产和效益不高。80年代后期,多种网箱养殖技术试验均以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的,最终形成单品种、高密度、鱼种和成鱼配套养殖,有投全价配合饲料的养鲤模式和投喂水草的养草鱼等模式,形成一套技术成熟的模式,推广迅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网箱养鱼技术有较大的突破,养殖品种也多样化,包括池塘可养的种类(鲫、鳊、鲤)、引进种(虹鳟、罗非鱼、斑点叉尾删)、肉食性鱼类(鲈鱼、鳜、舶等)的驯化投饵养殖等,尤其在推广了小体积网箱养鱼后,试养新品种增多,资金少的个体渔民参与网箱养殖的增多。大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与高产的网箱养殖技术相结合,带来水产品的优质、高效和市场的高竞争力,促使网箱养殖持续发展至今。

2.网围养殖

中国有50多年的在湖泊、河沟中拦截一块较大水体(2-3面为岸)进行养鱼的方式和经验,但由于水体交换小,更兼粗放粗养,产量和效益较低。上世纪70年代在草型湖泊曾因放养草鱼过量而使草型湖泊演变成藻型湖泊,为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草资源,在草型湖泊的敞水区进行了网围养鱼试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生产上广泛应用并迅猛发展,特点是建立在以沉水植物为主饲料的、主养草食性鱼类的基础上。研究监测表明,沉水植物的生物生产力很高,采用刈割投喂方式既会使网围养鱼有较高的鱼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延缓湖泊的沼泽化进程,成为有效的生态养殖方式而可持续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又成为主养中华绒螯蟹的较佳方式。

二、中国内陆天然水域网箱、网围养殖现状

2004年,中国内陆天然水域中有渔业活动的湖泊约93.97万公顷,渔产量114.7万吨:水库168.96万公顷,渔产量205.1万吨;河沟37.74万公顷,渔产量77.3万吨。在这些水域中布设有网箱养鱼的面积共计5310.2公顷产量59.23万吨:网围养鱼的面积共计为30.19万公顷产量48.77万吨。网箱和网围的面积仅占总水面的10%,而产量却占总产量的21%。因此可见,这两项大水体中的养鱼技术在推广后得以迅速发展,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势态。

1.淡水养殖鱼类

养殖品种:网箱主要养殖吃食性鱼类,如鲤、草鱼、鲫、虹鳟、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鲶类、鲈、鳜、鲌类等,其次为不投饵的网箱,主要养殖鲢、鳙鱼及其鱼种。

网围则以养殖草食性鱼类为主,因而草鱼和团头鲂占85%-90%,其它为鲢、鳙、鲤、鲫等鱼类。

2.网箱网围规格和类型

网箱规格主要是4米×4米×2.5米、或5米×5米×2.5米的传统网箱,和2米×2米×1.0米、或3米×3米×1.0米的小体积网箱。在水库中都是浮动式的,在浅水湖泊中还有定置式的,在有冰冻的深水湖泊和水库则有沉降式的(结冰期下沉于冰下2米),在有流水的江河中有船式的,在丰枯水交替的流水灌溉渠道有金属式网箱等。

3.放养密度

视网箱的体积大小和养殖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一般传统网箱比小体积网箱的放养密度低;鲤、罗非鱼、虹鳟、斑点叉尾鲴等鱼类放养密度较高,而鲈、鲌、鳜等鱼类的放养密度则低些,鲢、鳙等不投饵的放养密度更低。

网围养鱼由于是多品种混养,其放养密度与主养鱼的鱼种规格大小、个体生长速度、回捕率密切相关,如与主养草鱼和团头鲂相比,放养密度就可低1/3左右。

4.养殖时间和单位水体的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网箱养殖 品种 草鱼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