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鳟鱼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1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虹鳟鱼苗、幼鱼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病。
  [病原]病原是IPN病毒。该病4周。在60℃下经1小时才能灭活。
  IPN病毒在4℃-25℃内增殖,在15℃-20℃增殖较快。在4.5℃时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症状与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虹鳟鱼苗往往在开食后2周左右开始发病,较大的鱼苗受到感染。初期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摄食差,鳍条充血,游动迟缓,多数鱼苗肛门拖着粪便(粘液便)。
  初期症状出现后,病程来势迅猛,很快出现大批死亡。鱼苗中大的个体开始死亡,泳姿异常,回旋游动,继而濒死鱼旋转狂奔,上下窜动,很快就死亡。一日死亡率可达10%,累计死亡率高达50%-100%。
  病死鱼腹部(特别是前胃部附近)膨大。解剖观察,肠道内无食物而充满透明或乳白色粘液,肠壁松弛无弹性,呈卡他性炎症。胃幽门部胰组织有出血斑。胰脏呈点状出血,病鱼组织切片观察,胰脏组织细胞严重坏死,此外肝、脾、肾组织也有坏死病坏,肝脾苍白。
  体重1克以上的幼鱼,多为慢性型病例,死亡速度较慢。外观症状可见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鳍条基部出血,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摄饵不良等。
  [流行与危害] 本病广泛流行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国,是世界性鱼病。台湾每年皆有发生,造成不少损失。该病主要危害溪鳟、虹鳟、克氏鲑、红点鲑、银大马哈鱼、枇杷鳟、红大马哈鱼等1—4月龄的幼鱼。开食后2周-2周的鱼苗发病率最高,往往属于急性流行,死亡率可高达100%,而20周龄以上的幼鱼一般不发病。
  此病常在水温10℃-14℃时流行,10℃以下或15℃以上发病少,而且病情较轻,死亡率低。发病后残存未死的,可数年以上直到终身成为带毒者,并通过粪例、鱼卵、精液排出病毒,继续传播病毒。除鲑鳟鱼外,尚有多种鱼类可被感染或带毒,水鸟等亦可能为媒介。运输拥挤、低溶氧,营养不均衡等各种紧迫因素也会造成带毒鱼疾病的爆发
  [预防与治疗]
  治 疗: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减少紧迫、提供维生素可降低急性IPN的发生和死亡。
  预 防:空池以漂白粉或碘剂等消毒,引入无IPN病毒感染的鱼卵,禁止带毒鱼移动以免感染扩大。
  2传染性造血器坏死症
  传染性造血器坏死症(IHN)是虹鳟和大马哈鱼的鱼苗和幼鱼的一种急性病毒病,它以脾脏和肾脏造血组织的坏死为主要特征。
  [病原] IHN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型。该病毒在pH3下经30分钟后,其感染率可降到0.01%,在60℃时经1分钟可失去活力,在阳光下照射40分钟可被灭活,在淡水中能存活15周以上,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6周。IHN病毒能在许多鱼类细胞系中增殖,增殖温度为4℃-20℃,最适增殖温度为13℃-18℃。
  [症状与诊断] 病毒感染后7天-14天开始发病。初期呈昏睡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彭大,肛门拖着粪便,流动迟缓,随水流飘浮。病最初在造血组织增殖,其后侵袭到肾、脾、胰、肝、消化道、鳃等。解剖观察,鳃丝褪色,显著贫血,肝、脾、肾也褪色,贫血。体侧肌肉组织有出血斑块,这是比较典型的症状。
  本病可根据典型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确切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危害] 本病主要危害虹鳟、红大马哈鱼,也感染枇杷鳟、樱鳟、马苏大马哈鱼、溪鳟、大鳞大马哈鱼。发病水温4℃-13℃,而以水温8℃-10℃时发病率最高。水温15℃以上停止发病。就鱼的大小而言,开始投饵后2个月左右的幼鱼发病最多,病程急危害也大,死亡率可高达50%-100%。近年发现70-100克的虹鳟也有发病的。
  IHN病毒可通过排泄物、水、污染的饵料传播,大多数成年鱼并不发病,但是起着带病毒和扩散病毒的作用。
  [预防与治疗] 对发病鱼池采取提高水温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IHN的发生。此外,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就注意鱼卵、设施、工具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等。
  病毒在卵子表面,不深入卵中。鱼卵消毒可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碘剂(含1%的有效碘),国产复方皮维碘溶液(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50毫升/10升水/5万粒卵洗浴15分钟。2%食盐水洗浴5—10分钟,连续2—3次。其他消毒药亦可采用漂白粉、来苏尔之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病毒 细菌 大马哈鱼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