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螺苗种质量差。
苗种放养后出现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发生于苗种购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节一般在早春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间,因泥螺苗小,在气温低、阴雨天气,野生苗种一般不会爬出滩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贩就采用一些药物喷洒滩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纷纷爬出滩面,这样,方便了苗种采捕,但这些泥螺苗虽暂不会死亡,其活力、体质已受到很大影响,放养后不易钻潜、极易被潮水冲走或出现死亡,且生长缓慢。
极个别的卖主,将刮来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种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种,表面上看起来光滑、干净、杂质淤泥少、个体大,但经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极差,一周内就很容易死亡,钻潜滩涂后则不易再爬出来,死亡后导致涂面变黑、变臭,往往造成这片涂面的继发性病害发生,使随后几批放养的苗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苗种的运输方法、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导致泥螺苗种活力下降、质量变差的原因。
养殖过程中技术含量低。
用药量过大是造成养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许多地方虽已明令禁止在滩涂上使用三唑磷(对鱼、虾、蟹毒性尤强,破坏滩涂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但个别地方仍在继续使用,且使用浓度日益增高。据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宁波大学,1.5ppm三唑磷已使成体泥螺出现麻痹、足部异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症状,而在养殖场地,喷洒三唑磷远远不止这个浓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养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养殖后期表现更为突出。随着泥螺生长,摄食量增加,滩涂上油泥日益减少。因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长受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或不生长,至起捕季节,有些个体仍很小,体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节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个体泥螺,这与饵料缺乏、营养差、体质弱有一定关系。
养殖底质环境老化,腐殖质逐年积累,超过了海区滩涂的自净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几年前泥螺养殖根本无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发生,且生长良好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泥螺养殖连续3~4年后,则极易出现死亡。目前的泥螺养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彻底,长期养殖势必导致底质老化,使泥螺体质变差、抗病能力减弱、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能力变差,而易出现死亡。
3.环境污染。
局部水体、滩面富营养化及赤潮的频繁出现,使大片滩涂养殖贝类出现死亡。死贝再次污染滩面,继发性病原细菌大量发生、传播疾病,带来恶性循环,导致滩涂养殖条件更加恶劣,引起更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8-11/15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