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防治方法 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用药前停食1天。
2.6 毛细线虫病
2.6.1 病原和病症 是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肠道后半部而引起的。发病于7月中旬。常由于换水不及时或不彻底而感染,虫体呈乳白色。病鳝减食消瘦。
2.6.2 防治方法 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用药前停食1天。
2.7 细菌性皮肤病
2.7.1 病原和病症 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殃及内部脏器而死亡。5——9月份为流行季节。
2.7.2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②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污染。③鱼病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全池泼洒1次。④用1千克鱼康乐1号添加于100千克黄鳝饲料中掺拌投喂,每天1次,3——7天为1个疗程。
2.8 细菌性烂尾病
2.8.1 病原和病症 是鱼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而引起的。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直到肌肉坏死溃烂。病鱼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2.8.2 防治方法 ①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②放养密度不宜过大。③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④每立方水体用0.2——0.3毫升的杀红全池泼洒。⑤金霉素药液浸洗鱼体,浓度为每毫升0.25单位。
2.9 水霉病
2.9.1 病原和病症 在放养初期,由于操作不慎,体表受伤而感染,肉眼可见到伤处长霉丝。
2.9.2 防治方法 一方面立即加注新水,一方面用食盐和小苏打(前者每百升水加2.5千克,后者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克),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水体用0.2——0.3毫升的杀菌红全池泼洒直到病愈。
3 体表寄生蚂蟥的防治
3.1 病原和病症
由于蚂蟥(中华颈蛭)吸附在黄鳝体表,引起细菌感染,使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无土法养殖黄鳝时,在池中培育水葫芦,对养殖效果是有利的,但易带入蚂蟥(蚂蟥喜躲藏在水葫芦的根部)。
3.2 防治方法
(1)将病鳝捞起,放入百虫克溶液(1吨水加百虫克二克),浸浴5——10分钟,按1份黄鳝5份药液浸泡1——2小时,能使蚂蟥脱落致死。如果发现浸浴时黄鳝有颤抖现象,说明药物浓度过高或浸浴时间过长,应立即将黄鳝捞出。
(2)用5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浴,经0.5小时蚂蟥即开始脱落,经3小时即全部脱落死亡,而黄鳝则十分正常。
4 出血病的防治
4.1 病原和病症
江苏宝应县科委凌天慧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徐福南等,于1990年发现了国内外均未报道过的黄鳝败血型疾病,暂称黄鳝出血病。通过解剖和显微镜观察,证实该病是由“气单孢菌”引起的出血病,对黄鳝人工接种“气单孢菌”毒株,发病症状与原发症状完全相同,接种后91小时,黄鳝全部死亡。剖检可看到病鱼皮肤及内部各器官出血,肝的损坏较严重,血管壁变薄,甚至破裂。从病理学来分析,这是由于“气单孢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
4.2 防治方法
每100千克饲料添加汉宝出血停250克,每日2次,连用3——7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3-15/15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