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选择方法。根据越冬条件和生产需要,淡水白鲳的越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温保种型,即越冬池水温维持在18℃—23℃之间,但只能保种,不能生长。另一种是适温培育型,即越冬池水温保持在24℃—32℃之间,能使淡水白鲳保持食欲,坚持适量投饵,不但可以存活,还可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亲鱼的越冬水温最好为26℃—32℃之间,可保证其旺盛摄食,促进其性腺发育。具体操作时,各地应根据热能资源及越冬生产需要,灵活地选择越冬方法。一般越冬方法有:

  ——塑料大棚越冬。即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越冬。在越冬池上空用钢管或竹子架起拱形大棚,用尼龙布密封,并在大棚两侧开棚门,方便空气流通与人工投喂。

  ——地热水越冬。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可采用地热水越冬。选择合适地点钻热水井,以保温管道将地热水引入越冬池,管道应深埋地下以避免散热,越冬池面积为5亩以上、水深为2米以上。要检测好地热水温度及水质条件,使其适合于淡水白鲳的生存和生长。

  ——工厂余热越冬。在有工厂余热的地方,可引余热水用于淡水白鲳越冬,但要注意对余热水进行分析,要使其水质适宜淡水白鲳生存。如封闭式的电厂余热水,只能用于保种,其水质对胚胎发育不利,使淡水白鲳的受精卵不能孵化出苗。

  ——其他方式。如在工厂化养鱼及原煤、原油等资源充足的地区,可采取锅炉烧水越冬;在小规模越冬保种地区,也可采用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越冬。

  二、做好准备。在淡水白鲳进入越冬池前,要加强秋季培育,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要加强饲料投喂,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在30%~35%左右,配方可来用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20%、米糠10%、麸皮10%、混合杂料18%、矿物质2%、下脚面粉5%的比例。由于白鲳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粒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放养前应清塘消毒,将越冬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一次。淡水白鲳起水移入越冬池时,必须要注意水温变化,要在第一次冷空气到来之前起捕。在水温低于16℃起捕的鱼,不能作为越冬鱼种。同时,不同规格的鱼必须分池越冬,鱼种要选择体质健壮、表面光滑、无伤病的鱼。越冬密度要适宜,一般鱼种为每亩4万尾—5万尾,亲鱼不超过每亩200公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白鲳 饲料 大棚 小瓜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