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河鱼屯养殖病害防治


  2.营养性肌肉萎缩症长期投喂变质的饵料(尤其是变质的冰鲜鱼)会导致此病的发生。

  症状:鱼体消瘦,背部肌肉异常,肌肉发黑。解剖检查,肝脏黄褐色,肠道后部变为黑色,体侧肌肉凹陷,肌纤维萎缩、坏死、纵裂、组织增生等等。

  病因:肠道吸收了变质饵料中的腐败脂肪酸,肠道、肝脏细胞上沉积有蜡状色素,此外体侧肌肉发生中毒性肌病。体内过氧化脂肪使维生素E缺乏,使病性恶化。可投喂优质饵料和复合维生素预防和治疗,但难以根治,应以预防为主。

  四、环境性疾病1.残食互相残食是河?从5mm开始直到成鱼期都特有的习性。是由鱼体规格不一,空腹,投饵不足,异体接触,离群,运输振动,放养操作不慎和环境剧变等原因造成的。残咬以尾鳍为主,主要残咬尾鳍条部。尤其从15~20mm开始,残食尾鳍尤为严重。被食部可再生,估计2个月后可恢复正常。预防方法是尽量做到放养鱼苗整齐划一,投饵要求优质,充足及时,坚持清晨投饵、投好、及时分选分养避免密度过大等。

  2.气泡病此病系由单细胞藻类过多繁殖引起,溶氧量过高即饱和度达到200%以上便会发生此病。养殖场所应尽量控制光照,以控制单细胞藻类过量繁殖。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需立即换水调整溶氧,使用遮光幕控制光照,或用略含藻类的海水饲育河?。

  3.黑变症此病的发生多由于河?鱼对饲料不适应,特别是转换投喂的饲料种类或营养障碍(营养不全)加之培育池的透明度过高而引起。多数由于开食不良而造成营养障碍及生理障碍所致。

  防治方法:投喂适宜饵料及降低光照度。

  4.赤潮中毒当把河?鱼鱼苗由室内转到室外饲育时如预先在新培育池中大量培育轮虫,而使饲育水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这是有毒藻类及夜光虫大量繁殖的结果。如果此时放入鱼苗加之静水培育,就会造成放养的鱼苗同大量繁殖的轮虫几天内全部死亡。因此,在放养前仔细检查池内水质非常重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藻类 饲料 坏死 轮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